修築滇緬公路與龍陵縣淪陷日寇之經過

作者/李毓枝

民國廿六年,日寇侵華,佔據盧溝橋,即大肆以陸空軍並進,一面轟炸,一面攻擊,我國民政府遷都重慶,西南即為抗日基地,政府趕修滇緬公路,運輸軍需物資限期完成以應急需,而滇緬公路,由碗町至昆明,均由我滇省同胞負責修築,而我龍陵乃路經之一,縣境公路全長約三百公里,尤其艱險之怒江,東西兩岸,全部分由我龍陵縣負責,平坦地區,分由騰衝、鎮康等縣擔任,那些無法行走的懸崖峭壁,要將他修建成路,真是困難重重,在修毛路期間,那些懸崖,稍一不慎,即滾落深淵之怒江,先後滾落江中好幾人,江水洶湧,屍首無法打撈,同時工作之老弱婦孺,都是親鄰戚友,哭嚎之聲,不絕於耳,所派去之民工、貧民居多,年長者六七十歲,幼者十二三歲,自備工具糧食,政府既無工具,更無津貼,貧戶被派一人,而去兩人,以一人代稍為富有之鄰居,換取食糧工具,一人負責自己,每日工作時間,天明出工,日落休息,中午僅食午餐時間而已,因限於迫促,晚上還要加班,區鄉鎮派去監工人員,更無休息時閒,經常還被省縣督工處、警告申誠、記過,民工之疾苦,全無處申訴,風霜霜宿,生疾患病,更無醫藥治療,而死亡修路之工人,政府毫無救助,人民悲痛呼號之聲,實不忍聞,毛路修通,又要鋪石,征兵積谷,救國捐獻,更是緊急萬分,而維當時之急,學校停課、工廠停工、筆者身任教職,奉派區級監工,披星戴月,辛苦過渡,毛路修通,患病返家醫治,而本縣因修路,而死亡之工人,全縣統計在幾千人,公路修好,運輸暢通,至民國卅年三月,日寇南進,公路截斷,騰龍失守,日寇先鋒隊,部份已過惠通橋,被我遠征軍英勇之三六師師長李志鵬,將惠通僑炸毀,而通過之先鋒隊,被三六師全部消滅,而日寇佔據騰龍後,即沿村里抄家搶刧,寺廟學校名勝古跡祖祠圖書古物,均被搶刧一空,大肆燒殺,強姦婦女,無惡不作,荼毒殘暴之性,遍地皆是,良家婦女、強姦輪暴後,而殺戮暴屍者,遍地皆是,目不忍覩,龍陵成立偽政府,由劣紳之鄉人趙鵬程,擔任縣長,毫無人性,手段殘酷,魚肉鄉民敲詐勒索,事以通敵而定罪,鎮安偽政權派張德周為區長,余在海、張小貴、趙金開,為副區長,余在海乃省清大學校畢業,因上有白髮蒼蒼之年高祖母與母親,下有弱妻幼子,無法離鄉,彼等尚明大義,暗通七十一軍,龍潞情報所,該所由鎮安鎮長李希吾任主任,筆者係中心小學教員,任副主任,且彼此眷屬遷至後方,經時三年轉報敵情真實,收益很大,民卅三年,張等不慎,被趙查知,將張余等四人,嚴刊拷問,即將該四家老幼十九人,全部槍斃,張等四人之首級,懸掛鎮安街,以通敵之罪名而示眾。尚有臘勤情報員段金凱、白泥塘小寨王成章,亦被逮捕而槍斃。更藉機將家境富裕者,以通敵之歉,而被勒索者,尚有多人,木縣為情報而工作者,祇有黃草埧之趙鴨鳳,雖屬鄉婦,目不識丁,為人僅慎,以每日推銷蔬菜、水果,經常前往日寇營內,且先後營救國軍情報員五人,伊所轉報情報,暗藏褲內,未被查獲,民國卅二年,芒市之大佛寺、鎮安之大埧村,乃日寇儲存軍械、武器、彈藥最多,經趙婦將地圖標幟報告,我軍派專機前往轟炸,使日軍損失最大,而七十一軍亦發給趙獎金鼓勵,又被營救之情報員,亦將被救各情報告各軍師單位,亦發給趙婦獎金鼓勵,本縣遭日寇汗奸之蹂躪,致家破人亡者甚多,因時日久,不能一一記述,經將修建滇緬公路淪陷日寇之慘痛事情,簡述而已。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十八期;民國77年12月25日出版】

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 會址:10488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70號8樓之1(近捷運南京復興站) ♥ 電話:+886-2-2773-5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