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起雲南人對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重大使命

作者/陶貫成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在我國各界明哲賢達人士推動之下,已於今年十月在臺北正式成立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隨之全球中國人為支持此種偉大號召而努力於反對中共暴政者,亦紛紛在各地成立同樣組織之分會。足證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愛好自由的極大多數中國人所企求,並確信此項號召形成巨大潮流之後,竊據中國大陸的中共偽政權,必遭迅速精減於無形。

國人此時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工作展開之際,除在臺、澎、金、馬復興基地組織團體推行之外,其更重要者,是向大陸及海外工作發展之問題為此吾人應自問我滇省人士當作何表示?

我滇省人士為維護中華民族已有之優越文化及五千年之光榮歷史,為恢復中國大陸上十億同胞之自由和平與幸福,自必與全國同胞一致努力於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摧毀共產暴政之偉大工作。本此重大使命,當盡吾人所能發揮之優點而努力以赴,本人願提供淺見於後:

㈠運用地理上之有利形勢:

雲南地處中國大陸西南邊陲,東與貴州廣西接壤,南與越南,寮國接界,西和緬甸,印度毗鄰,北和西康,四川連接,位居高原,對四方成居高臨下之勢,又多重山險嶺,故雲南為易守難攻之地。由於雲南地理有如此特殊形勢,就軍事觀點言,在中國過去之歷史中,雲南對國家有其輝煌之貢獻,民國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唐繼堯,蔡松坡諸將領在昆明發動討袁再造共和之雲南起義,以數為三萬眾之師,出征四川,進擊袁賊世凱部曹琨所率三十萬之兵藪勢如破竹,不一年即將袁兵擊漬,造成袁世凱妄稱帝制之幻夢破滅,又至民國二十六年日軍侵華之七七事變開始,舉國同胞一致擁戴最高領袖蔣委員長領導對日作八年之抗戰,以雲南為大後方之抗戰補給基地,終獲最後勝利,其主因即在雲南地理上具有對內及對外國際上之優越條件有以致之。

今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論之,三民主義是一種思想所形成的信仰,要使其成為事實,必須將阻礙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在大陸上實現的障礙中共偽政權消滅,除用政治方式從宣傳心戰方面努力外,尚須經由軍事方式方能達成。因此在選擇自大陸外向大陸內用兵之地,自必以「進能攻,退能守」之地為我選作反共復國用兵之區,雲南地屬高原,羣山縱橫,竊據大陸之共匪部除難於用機械化部隊作戰,故為我方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用兵時之要地,吾人當善用此種地理上之有利條件。

㈡發揮雲南人勇敢善戰能力以報國。

世人皆知竊據中國大陸之中共偽政權,其所強迫加於大陸十億同胞之暴政,為極大多數人民所唾棄其失敗之命運已註定,但共匪少數統治份子猶作垂死前之掙扎,決不輕於放棄其殘暴統治。因此仍運用各種方法阻止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工作之推行於大陸,並進而在國外進行破壞故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之工作,不能僅依賴宣傳之政治戰,必須配以軍事行動方能達成目的。

在此所指之軍事行動,即最後仍須用戰爭擊敗中共偽軍,乃能使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之工作在大陸上實行。此即先總統 蔣公生前會昭示國人,消滅共產暴政,拯救大陸同胞工作,是七分政治,三分軍事,意即說明軍事的戰爭是不可少。既需要戰爭,就必須有勇敢善戰之兵方能克敵致勝,尤其是反攻大陸之戰,是以寡擊眾之戰,以少勝多之戰。更需要勇敢能戰,配以精良武器之兵方能擔負此項艱鉅任務。

吾雲南同胞多生於山地,自幼活動於高山叢林之區,養成冒險犯難性格,故能承擔戰爭危險任務。

既知雲南是為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向大陸需要用兵時之較佳地區,又有長於戰爭之雲南人,在人地相宜之條件下,豈可不予重視?切望愛國反共志士及主持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工作之賢哲,對此問題予以注意!反之,更望我滇籍同胞作自我覺醒,更加奮發,本愛國救國不敢後人之義,擴大合作團結,就此大時代發揚過去雲南起義再造共和之偉大精神,負起雲南人對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之工作能早日完成之重大使命!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12期;民國71年12月25日出版】

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 會址:10488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70號8樓之1(近捷運南京復興站) ♥ 電話:+886-2-2773-5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