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對日抗戰滇軍入越受降轉戰東北戡亂
譚家祿
一、三民主義建立中國
國父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建立了中國人的「中華民國」,我中華民國更要以「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為治國之大本,創造三民主義為中國人的正統思想淵源,繼承了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的正統思想,也更為孔子:「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哲學思想的教育基礎。
先總統蔣公繼承 國父遺教,堅苦卓絕,領導國民革命軍,東征、北伐、抗戰、戡亂諸戰役,而光復台灣,頒行憲法,為中國揭開了民主憲政的紀元,七十多年來,國家歷經憂患,卻能愈挫彌堅。先總統蔣公的一生是為實行三民主義而奮鬥,要使中華民國成為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三民主義新中國。
二、日本侵華八年抗戰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蘆溝橋事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國,「抗戰軍興」,我海內外同胞,覺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於是全面支持長期抗戰,祿當時服務「雲南省財政廳清丈處」任三等二級測量技士,蒙財政廳長陸崇仁,保送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五(昆明)分校第十四期學員大隊畢業,頒發證書及黨證(28.4.1.)國登字四○六四號,至今六十三年。
二十八年二月十日,日本政府實施「南進政策」:「不攻重慶,先取滇越」,在其第三縱隊及空軍的支援下,調派日軍台灣混成旅團與海軍陸戰隊配合,突然在海南島海口登陸,佔領海南島,又攻佔印尼,取得:「橡膠、石油」等戰略物資的供應,六月十二日,日本與泰國政府簽訂:互相中立協定,借道泰境北上進攻滇越,以截斷我滇越鐵路,此時我國沿海各港口均為日軍攻佔,只有滇越鐵路運輸軍火物資供運前線作戰。
滇省主席龍雲,兼任滇黔綏靖公署主任,加強戰備,各步兵七個旅為暫編師,又以暫十八、暫二十、暫二十二參個師為陸軍第九十三軍,又申請中央抽調第六十軍一八二師及一八四師回滇,成立第一集團軍總司令部,聲請中央調第一集團軍總司令盧漢回滇,成立第一集團軍總司令部,任總司令,於九月一日中秋節深夜,暫二十師進駐金平縣南防,我由機槍連少尉排長,原級調任團直屬連迫暫砲排長駐守金平南防。
三十年雙十國慶日,我暫二十師長安純三,在金平縣召集全縣行政人員和當地土司頭人、民眾千餘人,開國慶日慶祝大會,命我以法造八二迫擊砲實彈射擊給民眾參觀,我在縣境兩山對岸,約一千五百公尺處,設定三個目標以一門砲直接射擊,另一門砲間接射擊,每砲各發射六發、十二發砲彈發發命中目標,全體觀眾人人高舉右手大拇指叫:「好」,第二天上午,蒙師長召見,晉升我中尉迫擊砲排長,戍守邊防兩年,致使進佔越南日軍不敢越過紅河一步,我師奉調駐蒙自建水整訓。
三十一年元旦,聯合國發表共同宣言:「中、美、英、蘇」列為四強,蔣委員長任中國戰區司令,為提高軍隊素質,充實戰力,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在昆明成立:「中央駐滇幹訓團」,團長蔣中正、代團長龍雲、副團長陳誠、營團級主管保送印度受訓三個月,連級主官入「中央駐滇幹訓團」,受美式教育三個月。
三十二年二月四日,保送我入滇幹訓團第二期受訓五月畢業,奉派兼任第一集團軍巡迴教育班迫擊砲教官,並蒙國防工程處處長馬崇六將軍親自召見。
八月二日,我奉調任師部上尉參謀駐建水城臨安中學,蒙朋友介紹,在雙十節那天我和該校高中一年級學生沈慧苓舉行結婚,席開百桌,蒙師長安純三福證,建水縣長譚琪良福證,婚後休息三天,十三日,師部及第三團進駐曲溪,第一二兩團調駐通海河西。
三十三年是我國在長期抗戰中最艱苦的一年,日本從東北調「關東軍」及華北的「北支那方面軍」二十餘萬人,四月十四日,攻陷鄭州,六月十八日,長沙淪陷。
在滇緬方面,中美混合突擊隊向密支那機場,突擊成功,八月二日,奪回密支那,六日清晨四時,由泰里安島起飛的美國第二十號航空B29話飛機,在日本廣島上空投第一顆原子彈,九日又在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蘇聯看日本就要崩潰,晚間對日宣戰,參加了聯合國宣言的行列,蘇軍蜂湧進入東北。十四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
三、日本投降滇軍入越
三十四年八月十四日,日本鐫佈:「無條件投降」,八年抗戰勝利,日本駐華派遣軍總司令岡村霎次代表日本在南京正式向我國簽署降書,蘇俄大軍蜂湧進站東北,接收日本駐東北四十萬關東軍的裝備資源和整個東北要點和工業設備,全部移交林彪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林彪并乘此收編地方部隊,擴充叛亂武力。
抗戰勝利,駐滇南守備之滇軍第六十軍及第九十三軍,奉令入越,接收日本佔領軍代表土橋勇逸在河內簽署降書,滇南守備軍、第六十軍及第九十三軍,奉令入越,越南南緯之線,由第六十軍接收,北緯一帶歸第九十三軍接收,在入越之時,我暫二十師長安純三,奉調昭通第一行政專員,軍部參謀長曾澤生,調任暫二十師長,我奉調任第一團第三營機槍第三連長,我團奉命接收河內地區,我營接收嘉陵機場,機槍連對空防禦。
四、入越滇軍轉戰東北
三十五年二月受降任務完成,我第二團奉調駐海防,美豪縣整訓,五月八日,自美豪縣乘坐滇越鐵路火車到越東諒山下車,徒步行軍經南寧到廣州待命三月,經香港,乘三○四兵艦到東北遼寧,六月十八日上午八時,在葫蘆島登陸,葫蘆島港口司令何世禮將軍,視察我營官兵英勇善戰,電請東北保安司令陳誠,留守我營任港口警衛。
上午十時三十分,據報山海關被共軍熱遼邊區李運昌部攻佔,我第三營奉命向山海關攻擊前進,十九日晨,一槍未發,我營進入山海關,共軍向鐵城方向撤退,我營奉令尾追,二十日上午我營進入鐵城,重要街頭巷尾,屍橫路傍,情況淒慘。
共軍轉,熱河建昌方向,我第二團長張士明,奉令率團直屬部隊及第一營,自錦州乘坐錦承鐵路火車,在承德附近站下車,徒步行軍至建昌圍剿,共軍分散流向山區,我營歸建駐守建昌,第二營留守錦州,歸軍部指揮,我暫二十師,一、三兩團,進駐熱河朝陽赤峰,暫二十二師分駐安東海域,第六十軍進駐永吉長春,部隊分散守點控面。
五、四平會戰滇軍解圍
依據聯合國劃分受降地區,日本駐東北關東軍三十萬軍之軍火武器物資,全部由俄軍接收,共軍林彪部隊進入東北後乃全部裝備移交給共軍,共軍入關沿途收編地方團隊,在松花江迤北中蘇邊界整訓。
三十五年秋,共軍渡江向四平街圍攻,此時我陸軍第五十二軍趙公武部、第十三軍石覺部、新一軍瞼艉H部,先後進駐東北各要站,第六十軍分駐長春梅河口之線,第九十三軍分守錦西至瀋陽之線守點控面,兵力分散,共軍發動秋季攻勢,圍攻遼中四平街。
我暫二十師,由熱河經昌圖向四平街展開增援前進,軍長盧潤泉率暫十八師及軍直屬向四平街展開前進,暫二十二師經梅河口之線膀回受阻,我師發現共軍用「坑道戰術,圍點打援」,於是我師勇敢截斷坑道,共軍無法增援多死於坑道,四平解圍,四平守將陳銘仁,調回關內任西南運輸處長。
六、白山黑水全部淪亡
三十六年秋,共軍林彪部隊,又發動四十萬大軍圍守攻打,四平失守,瀋陽淪陷,我暫二十師由埠新北票退守義縣,我營守防義縣西門外發電廠,九月十二日共軍發動猛攻,我師在王世高師長率領下奮力抵抗,血戰九日夜之久,氣不稍餒,最後彈盡援絕,犧牲殆盡,師長以身殉國。十月一日,發電廠被攻佔,第三營長陸占朝及第八連全體官兵陣亡,第七連守火車站全連陣亡,十月二日,我妻生子,取名:義生,現在昆明五皎化公司服務,任科長,回想以往情景,自民國二十八年四月一日,第五(昆明)分校十四期學員大隊畢業後,服務軍旅多年,參與東北戡亂戰役,於義縣失陷後,我僥倖得能突圍返滇,繼又轉入緬甸,隨軍撤台,時光荏苒,至今已逾五十餘載,回首前塵,人物全非,至感悲嘆!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31期,民國90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