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脫貧論
作者/李兆坤
雲南省地處高原區,四面環山水運功能至為缺乏,鐵路線亦非常短少,近期中國大陸方面雖然規劃由廣東修築通往大理的「廣大鐵路」,目前工程已進展據知已通抵楚雄,楚雄至大理段因山坡度過高,施工極為艱難,現在正在施工中,空中交通增加了大理機場一處,對大理地區之光觀事業發展頗有助益,據知尚在規劃將原來軍用小型弄島機場擴建為民用機場,如此亦可帶動滇緬邊境之瑞麗,畹町、盈江等地的經濟發展,我殷切期盼前述陸空交通設施能很快建設成功。
經濟發展之首要條件在於便利的交通運輸網之四通八達。但在各類交通工具中,又以水運之運量大,運費最低為重。試看中國沿海各省市的現況,其國民所得已高出內陸省市的數十百倍,人民生活水準亦與內陸各地差距之大有如天壤,我雲南省雖有如瑞麗江、瀾滄江、怒江等數條江水流通,但因海點均太遙,且其入海口除瑞麗江外都不在雲南境內,因而難於發揮其水運效益,但亦可以藉人為措施來推展其中某些部份,使之能產生若干水運之功能,今舉瑞麗江為例,我於一九八九年中旬到瑞麗之際,見到該江水既深且流速很快,但我於一九九五年再度到瑞麗時,卻發現該江已陳水淺現底,很多部位已成沙洲,原從瑞麗通往對岸緬境南坎係利用動力小艇運送來往客人的,卻變成了很多地方要利用左灣右捌繞道,甚至要利用人力拖拉方式始能通行的現象。這些都是人為因素所造成的重大傷害,其為害來自下列各項原因。首先是沿江兩岸原有林木遭大量濫砍伐,使得地下水嚴重流失,隨之促成江水水位大幅下降,其二是轄區政府視若無睹,任令泥沙溢積堵塞河床水道,不加以疏濬,久之便行成泥淋及廢棄填滿水道,失去了原有的運行功能。其餘江河相信均會發生與瑞麗江同樣的現象。如不及時加以改善,將來會造成難以挽救的損害,令後代子孫陷入更加窮困的深淵之中。
我雲南省基於前述地形特性及人為因素,即可明瞭是適合開創農、牧、漁、林等產業之省份,而不宜開設各種大型工業生產事業,因此於此提出以下愚見,供作我省鄉親為求脫貧致富的參考。
現在世界各國莫不面臨到嚴重人口眾多糧食供應日形艱難的壓力。在人口不停增加,但土地面積卻無法增多,且反因受到各國都為了推展各式綱鐵,化工、機械、電子等工業產品。尤其是各類化學產品諸如化肥、殺蟲劑之大量使用,結果造成自然生態遭受嚴重破壞,水土品質受到嚴重污染,致使得許多原有植物不斷死亡,甚或到了絕種消滅的地步。例如雲南龍陵縣一帶原來有一種甜美可口,色澤又美營養價質亦高的「糖枇杷」迄已絕跡。尚有其他品種亦在逐漸消失中,這是極為不幸的事,未來世界糧食將會產生重大不足問題,如現在便出現非洲一些國家即已出現缺乏糧食而餓死數以百萬計人民的悲劇。東北亞的北韓亦發生糧食恐慌。俄羅斯亦鬧糧食供應缺乏的現象。再往後當更為短缺。而我雲南地廣人稀,水源充足,氣候又處在溫、熱交接之區域。是最適合種植稻穀、小麥、馬鈴薯、蕃薯、蓮藕等各式糧食及種植甘蔗、鳳梨、香蕉、桃子、李子、葡蔔、梨子、松子、核桃、荔技、楊桃、龍眼、蒲齊……等各式冷熱帶果木,放牧牛、羊、馬,飼養雞、豬、鵝、鴨等家畜。養殖魚、蝦、蟹、龜等水族群。如能透過培育各類專技人才。再配合有計劃的研究推展,則省民致富是指日可待的。當如何作法呢?首先由省設立農業、漁牧業專技職業學校。聘請這方面的優良教師。培育出大批農耕、養殖、放牧人才來,使之具備土壤改良,稻麥、果木等之品種改良,栽培技巧、災蟲害之防治、施肥灌溉,排水等技術。畜牧人才,使之具備各種家畜禽之餵養法,品種改良、人工繁殖術、各種疾病預防、疫苗接種、糞便之再生充作肥料使用、毛皮之加工成半成品等技能。水產人才,使之學就各種魚、蝦、蟹等水族動物之養殖,人工取卵受精繁殖術、品種改良、水質分析、災病防犯、加工製造、冷凍畜贓等技術。然後指派這些人分別到各縣市去指導民眾工作,並傳授所學專業知識到各地,使之能普及全省每一角落。
另因為各縣市所在的土壤酸鹼度不同。所含的化學成分各異,氣溫高低不一,所以對各種果木的種植,牲畜飼養,魚、蝦類之養殖培育等條件也隨之而有別。故而事前應將各地的土壤性質作詳細調分浙記錄歸類出來,水質、水恆溫亦作普遍調查記錄下來,作為未來推展各類栽種、畜牧、養殖的準據,如此才能達到成功與否操之在手的目標。
為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單位產量,保持優良品質,增加附加價值。增強市場競爭力,擴大市場佔有率,則應提倡大、中、小各類形的組織生產單位來從事經營。避免各自為陣的單打獨鬥式去盲目生產,如日本各種「株式會社」的形態便是成功的集體力量發揮之良好明証。此成功的例子足供我借鏡師法。就前述所作土壤化學成分、氣溫、水質、雨量多寡等調查所得資料為依據,分別由各級地方人士組合起來,再經當地政府給予必要之協助,成立農場,有計劃的從事各類稻穀、小麥、雜糧之栽種,收割加工,然後再由自設的門市部負責行銷,如此行成產銷自控化的經營,可免遭受中間商的剝削,可收降低銷受市價,達到生產者和消費者同受其利的雙贏效果。設立綜合牧場,飼養雞、豬、鵝鴨。除產銷活生體外。亦副設屠宰及加工廠,可製成各種臘、勳、烤肉類及罐筒上市,同時其毛皮也可加工報成半成品銷售給下游工廠作原料,做成各式衣褲被褥上市。另外糞便亦能收集起來作為加工製造有機肥料上市,這樣一點都不虛耗的產售經營方式。何愁不會發達興旺。設立天然湖池,河川或人工湖池來飼養、繁殖各類高價位的魚、蝦、蟹、龜、田雞、牛蛙等水族,除可出售活體到各鄰近地區外,亦可利用冷凍貨櫃裝置銷售到國內各大域市,甚或還可透過推廣管道,與日本、新加坡等國家推銷廠商連絡,交由其代銷到各該國市場上。
另外雲南地區還可選擇適當地區,種植高級中藥材,如人參、蟲草兩種,其單價相當高昂,如能經選地試種成功後,再行推展大量種植,其收益是肯定豐厚的,接此兩種藥材的生長條件須在海拔較高,氣溫較低,空氣清潔,土地不受任何污染,然最重要的是先就些兩種藥現時生長的環境中,其氣候的年分均溫度、濕度、土壤內所含有的各種化學成分等,作一番詳細的調查化驗,得出每一種確切的數據資料後,再根此項資料到雲南省內去選擇具有相同土壤、氣候的地區,進行試驗栽培,更不斷加以研究改良,試著去嚐試是否還有使這兩種藥材利用人工加料的方法,使生較原始野生的更為粗大肥美。不論是能用人工將野生的栽種成功,或是產出較野生的品質更好,其收益都是非常可觀的,深值加以研究推行。
雲南所產的茶葉也是有名的,諸如普耳茶、果敢茶、鳳慶茶、蒼山茶、平達禮山茶等名種繁多,味道各具特色,惟製茶技術欠佳,多數還停留在傳統的方法階段,包裝亦甚簡陋,同時不注重宣傳廣告,至造成空有優良的原產品卻無法大量普遍的為世人愛用呢?這現象即透視我雲南省民憨厚,保守、固摯的本性,總深信只要東西好,不怕人不知的傳統理據。不錯真金不怕火煉是可大可久的真理,但若你要如何才能使人相信這樣東西是真金?那你就必須要當眾試煉給大家親眼目睹後,才會受到別人認定確是真金不假,換言之就是要借重利用各式傳播媒體廣為宣傳,且要重視包裝精美可提昇產品身價的現代觀。產品的包裝如同人身上的衣著,三分人才七分打扮,人要衣裝佛要金裝是不可否認的辨身價的道理。因為你人品高尚,心地善良,滿腹經論旁人無法立刻看出來,必須經過長時間相處交往後才會慢慢的體會得到,但若你穿著的衣褲質優式樣美觀,則旁人一眼便看得出來,這與任何一種產品的包裝美醜,精致或粗糙是同樣的道理。內裝物品是真材實料,食品屬味美營養高的。用品是堅固耐用的,就如人的內在美德般,不易被人知曉,如果副上精美的外殼包裝,那便會立即吸引人的注目審視,亦會直覺的付予很高的評價,亦可隨之提高不少身價,更能令購買者樂意接受,拿在手中感到很是體面。如晚近我由家鄉帶來清涼山磨槁茶及手達禮山綠茶贈送台灣友人,他們品嚐後都稱道不已,但其外包裝只利用乙只塑膠袋封口而成,再加之製作方法粗糙,這樣一來雖然茶葉本身具備極佳質味,但為那拙劣的製作技術和粗陋的外表給掩蓋去了,隨之也便降低了它的身份,是多麼遺憾的事呀!
再說到雲南特產乳膳,雖然味美營養價值高,但卻缺少保存時期稍久的性質,存放時間若能設法延長到三個月以上到半年之間 那麼其市場佔有力勢必增加,我想以現今的科學技術加以研究當不是件難事,但卻未曾去加以研討,自沿習傳統的製作和儲存方法,因而難以推廣到國內外各地去。另談到乾杷菌,乾肌宗都是菌中之王,但亦未能加以種植細製,由不久前我省選來台灣參加美食展的成品,我特地親往觀模發現,其陳列品在外觀色澤,形狀兩方面看都令人視而怯步,顏色烏黑,形狀醜陋,給人一眼看去便直覺的認定是難以入口的食物,如能在製作方法上使之色澤美觀,形狀上亦陳醒目些,口味方面也不要過鹹。再配合一些適切的宣傳工作,勢必能在市場上大開銷路。
雲南普遍地區都生長松樹,我在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聯合報第三版看到一篇報導(我將之剪下留存)稱「在其松樹根部附長一種松露菌」,味陳芳香甜美,歐洲人非常喜愛,市價售到每公斤三萬元新台幣以上。法國人尋找這種植物係培養豬隻,利用豬的臭覺去聞找 在台灣據台大森林系教授胡弘道光生稱,亦有人用耙子仔細去松樹下扒尋。我想既是長在松樹根部的東西,我省松樹之多必定亦會生長這種菌類,何不教人遍尋芳蹤,一旦尋獲便是一份豐厚的財源,尤其挖取這種菌類不會傷害到松樹本體的生長情形,是深值我鄉親們去探試的工作之一。
綜觀前述種種情勢可推斷,未來世界各國對農牧漁業的需求必然殷切,因為大家一窩蜂的去追求科技產品,因為附加價值高,收獲快,但卻忽略了人類本身賴以養生活命的根基糧食的取得。因此我省若從事這方面的產品努力培養推廣,將來便可主導很大部份的供給市場。屆時售價亦操之在我。可不是嗎?試回憶當年毛澤東即利用以鄉村包圍城市的策略,用以打擊政府,造成城市糧食供需失調,隨之價格爆漲,致使人民怨聲四起,形成對政府的不信任,其所持的理由是,城市所生產的裝飾品、機械、電器等物品,鄉村居民可用可不用,但鄉村生產的稻米、雞、豬、鵝、鴨、魚、蝦、龜類等物品,可是人們一日不可少的食物。故而形成鄉村居民不用城市產品,頂多是不大方便而已,但城市居民若沒有了鄉村所供給的食物,那便會面臨餓肚子無法生存的威脅,試問我省在整個國家所站的地位是不是極為重要?
最後我要呼籲雲南鄉親們的是,大家要培養團結一心共創未來的精神,眾所周知的雲南人,普通具備憨厚、誠實、耿直、能吃苦耐勞的本性,但亦有保守、眼光狹小的不良習性。其原因出自於大部份人終其一生都不曾離開過家鄉,放眼探視過外面的世界是何情勢。所以便缺乏創新、求變的思維,尤其欠缺合作共榮的精神,這點由普傳的話「生意好做,伙計難拼」一語即可明証,就因為如此,所以雲南人很難見到集若干人群體合作開彊創業的事例。均是各自為陣的去單打獨鬥,由跑緬甸的鄉親們便可推論得到結果,大家各搞各的,甚或還會出現自相爭鬥的局面,卻不知集體合作,積大多數人的智慧、精力、資本共同開創某方面的基業,發揮各人的專長技能。達到分工合作的目標。進而創造出宏偉輝煌的大企業財團來。與世界各地的經營者一較高下。於此期待,我雲南鄉親們,從今而後放大視野,開擴心胸,捨去固摯己見,繫手合作。共同為發達家鄉經濟力,擺脫貧困的極鎖而貢獻心力吧。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27期;民國86年12月25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