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待開發的寶地

作者/鄭希賢、施毅 

神奇、美麗的思茅地區,位於雲南省西南部,地理座標介於22。02'N──24。50'N;99。09'E──102。19'E。與台灣一樣,北回歸線橫貫中部。全地區面積四五三八五平方公里,占雲南省總面積的一一‧五%,是全省最大的地州。生物資源極為豐富,熱區面積為一五四六○平方公里,占雲南省熱區面積的二八‧五九%。全地區總人口二二○萬,有漢、哈尼、彝、傣、佤、拉祜等二十個民族和老緬、苦聰人,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五六‧六四%。全區所轄十縣(市),除地區道府思茅市外,其他九縣均為民族自治縣。

北部、東北部與紅河、王溪、楚雄、大理等地州相連;西部與臨滄地區隔瀾滄江相望;南部與西雙版納州接壤。全區擁有三江(紅河、瀾滄江、怒江)、三山(哀牢山、無量山、恕山)之富。思茅飛機場可起降大型客機,航程三○○公里,到昆明僅三○分鐘,每星期四班。公路旅程公五○○里(改線完成後僅四多公里),到省會昆明一天半。

思茅地區的區位優勢,在大西南是絕無僅有的。它的西南與東南與緬甸、老撾、越南三個國家毗鄰,國境線長四八六‧五公里。這一突出的地理位置,使思茅地區成為雲南省對外開放的前沿重地。憑借優越的區位條件和瀾滄江──湄公河航道,它可以從中路開放,面對泰國、老撾、越南等國;並可以通過泰國的鐵路,向南延伸到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通過老撾的公路,延伸到越南和柬埔寨。因此,思茅港憑借自身不可替代的區位優勢,能夠成為雲南、大西南乃至華中地區與中南半島國家進行經貿交往的物資集散地,成為雲南對東南亞地區開放的重點港口。所以九三年九月,思茅港被批准為國家級口岸。

瀾滄江──湄公河是東南亞的一條著名國際河流,歷史上,是東南亞文明的搖籃。今天是維系我國大西南開發並走向東南亞的重要紐帶,人們稱她為黃金水道,東方的多腦河,並不過份。這條全長四六六一公里,流域面積二三三‧一一萬平方公里,哺育著二億人口的大江,當進入廿一世紀的時候,人們將驚奇地看到,她在重振亞太經濟雄風,建設現代文明的過程中,發揮著無與倫比的作用。目前,瀾滄江開發已列為國家十九個綜合開發的重點地區之一,確實是高瞻遠矚。

開發瀾滄江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開發瀾滄江──湄公河國際航運,可大大縮短雲南出口中南半島國家物資的運距。

以昆明至泰國北部重鎮清邁市為例:

原路線:昆明──湛江/廣洲──曼谷──清邁運距5170-5857公里;

新 線:昆明──思茅──清盛──清邁運距1348公里,縮短運距4034-4738公里。

以昆明至老撾萬象為例:

原路線:昆明──湛江/廣洲──曼谷──萬象運距4948-5850公里;

新 線:昆明──思茅──萬象,運距1920公里,縮短運距3028-3930公里。

以昆明至泰國曼谷為例:

原路線:昆明──湛江/廣洲──曼谷,運距4420-5128公里;

新 線:昆明──思茅──廊開──曼谷運距2433公里,縮短運距1977-2490公里。

以昆明至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為例:

原路線:昆明──湛江/廣洲──吉隆坡運距4640-5540公里;

新 線:昆明──思茅──廊開──曼谷──吉隆坡運距3850公里,縮短運距740-1640公里。

據專家計算,開通瀾滄江──湄公河國際航道,實行水陸聯運,可大幅度節省雲南出口物資運時,比經華南沿海繞道中南半島各國省運時八○%;運費降低六○%左右。

這樣優越的區位優勢和交通條件,加上豐富的資源,說明思茅這塊熱土實是藏龍臥虎之地,她的開發,將使其成為雲南振興之源和滇人希望之所在。思茅地區行政首長李師程和潘政揚熱忱歡迎海內外客商到思茅地區觀光旅遊,共同開發這塊寶地。

思茅地區資源主要有:

⒈水力資源:僅瀾滄江在思茅的地段有漫灣電站,裝機容量一五○萬千瓦;大潮山電站,裝機容量一五○萬千瓦;糯扎渡電站,裝機容量五○○萬千瓦。除瀾滄江以外的大小河流裝機容量六二○萬千瓦。一個二二○萬人口的地區擁有一四二二萬千瓦的水力資源,在省內、國內都是罕見的。

⒉水利資源:思茅地區多年平均降水量一五八○‧五六毫米,降水總體積六九五‧五四億立方米,每年平均天然徑流總量三二六‧一二億立方米,境外來水量五○二‧五億立方米,共計徑流總量八二八‧六二億立方米,占全省徑流總量的一四‧七%。這麼豐富的水利資源,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的。它對農業開發特別有誘惑力。

⒊礦產資源:現在區內已發現的礦產種類達織35種,經地質勘查探明儲量的幾種主要礦產資源有金、銀、鍚、銅、鉛、鋅、鐵、鉻、煤、岩鹽、鉀鹽及與主礦產共生或伴生的鈷、鎘、硒、溴、硫等。思茅地區的岩金儲量占全省的八○%以上。位於哀牢山中段、南段的墨江、鎮沅的金礦已證實是大型、特大型的礦床;銀礦早在明清時已進行大規模開採,帝國主義者垂涎三尺,對我國發動了幾次侵略戰爭,著名的班洪之戰、就是英帝國主義發動的掠奪銀礦為目的的戰爭。鉛鋅礦床屬大型礦床;鐵礦的儲量達三億多噸,遠景儲量還很大。全鐵品位達四三%,易採、易選、易煉;岩鹽儲量達四六億噸,鉀鹽的儲量占全國的第二位。西盟的大理石,其塊度大,材質細膩,色澤花紋很好,開採條件簡單,很有開採前途。

在雲南省發現和開採石油、天然氣也是思茅地區的景谷縣。天然氣的蘊藏量較豐富,這為本地區的化工工業建設創造了物質基礎。

思茅地區所處的大地構造單元位置及地層、構造、岩漿活動等情況,是具有形成多種礦產的有利條件。尤其是東部的哀牢山區和西的瀾滄、西盟、孟連等縣變質岩帶,更有形成多種礦產的有利條件。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地質勘查的不斷開展,預計在思茅地區將會發現和探明更多具有經濟價值的礦產資源。

⒋林業資源:思茅地處北回歸線附近,屬南亞熱帶氣候。水熱條件優越,森林資源豐富,是正在開發的雲南省最重要的林區。全區林業用地四○○九萬畝,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六○‧二%,活立木總蓄積一三五一六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四七%,居全省第二位。全地區林木年生長量四八九‧七萬立方米,年生長率為三‧六二%,其中,用材林生長量為三八八萬立方米,年生長率為三‧七五%。在用材林中,速生優質的思茅松面積占五四‧七%,蓄積占五二%。還有名貴的木荷、西南樺、紅椿、香樟、山桂花、早冬瓜等速生優質闊葉樹種。本地區還有龍血樹、三尖杉、美登木、榆錄木、紫柚木等珍稀植物和豐富的南藥資源。

林區還有孟加拉虎、亞洲象、野牛、金絲猴、綠孔雀、白鷴、金錢豹、雲豹、大靈貓、香貓、黑長臂猿、白猿等珍稀動物。

由於生態環境的改善,今年八九月間,有兩頭野象多次進入地區首府思茅市城郊覓食遊玩(其中一頭為白象),地區首長李師程親到野象覓食處指示了對野象的保護措施。人們像歡迎老朋友一樣歡迎野象的回歸,由於食物豐富,野象感到安全,一直在思茅市郊久久不願離去。電視台拍攝後在全國電視台播放。

被譽為植物王國、動物王國、食用菌王國的思茅地區,雖然名符其實,但對這些豐富資源的開發利用,卻處在低層次的階段。例如水力資源,只利用了○‧五%左右;礦產資源只利用了一○%左右;每畝林地一年只創造九元的產值;現有耕地每年每畝只創造一一七元的產值;還有九六○萬畝荒山荒地待開發。所以,思茅這塊寶地又是待開發的處女地。

現在,開發思茅這塊寶地的時機已經到來。改革開放的春風,使封閉的邊疆成為對外開放的前沿重地,成為大西南走向東南亞,走向太平洋、印度洋的通道。今年四月在思茅舉行的首屆中國普洱茶葉節,來自美國、韓國、台灣等地的數百名專家學者云集思茅,進行國際學術研討。到會專家學者向地區首長李師程和潘政揚提出了開發思茅的寶貴建議和諮詢。

目前,國外外許多有識之士,逐漸認識到瀾滄江──湄公河這條流經六個國家的國家航道的重要性。開發瀾滄江流域資源在十多年前就已開始,瀾滄江上的第一座電站──漫灣電站已經建成;大潮山、糯扎渡電站的前期工程已基本完成,指日可動土興建;在雲南境內的瀾滄江幹流八級電站均已排好了建設日程。思茅港的建設已初具規模,從思茅港啟航的自己建造的輪船在九二年已航行到緬、老、泰三國。這一消息引起了國際媒體的重視。住在思茅地區的人民都有「東城漸覺風光好」,「紅杏枝頭春意鬧」的感覺。

為了加速思茅地區的經濟建設,加速思茅地區的對外開放,開始了規模宏大的基礎建設。

交通方面:

⒈正在改造思茅境內的二二○公里的昆洛公路,由三級路面改建為封閉式的二級路面,並大大縮短旅程;

⒉改造十六條經濟幹線和通往口岸和國外的公路一五五○公里,將這些四級公路改建為三級柏油公路或彈石路面;

⒊整治瀾滄江──湄公河國際航道及其配套工程;

⒋中、越聯合考察李仙江、使李仙江變成中國和越南交往貿易的又一條通道。

⒌思茅機場的改造已列入雲南省「八‧五」計劃。隨著對外開放的需要,擬將思茅機場改造為口岸國際機場,以適應思茅與東南亞國家的經貿、旅遊需要。形成和完善思茅口岸的水、陸、空綜合交通網路,為大西南走向東南亞舖路搭橋。

⒍隨著思茅港國際航運的開通,預計到二○○○年,進出口物資將超過百萬噸以上,公路運輸己不能承擔。為此,修建從玉溪到思茅港的鐵路便被提列議事日程上來了。鐵路全長五四○公里,這條鐵路的建成,將形成雲南省中路通道的水陸運輸大動脈。

通訊建設方面:

思茅已進入全國直撥電話網路。新建思茅微波通訊中繼站已在施工準備階段,自動電話交換設備升位工程已竣工驗收,所能收儲的電話由九位升為十二位,從而具備了國際電話直撥功能。現在全區新增四萬門程控電話及電傳設備等。

輸電工程方面:

漫灣至思茅雙方伏高壓輸變電工程已經開工,於明年底建成投產。思茅電力不足將成為歷史。這對思茅地區的開嶺和改善投資環境將起到巨大的作用。

以上幾方面是思茅地區經濟建設的瓶頸,一旦瓶頸問題解決了,全區經濟就將起飛。不要多長的時間,思茅將出現萬商雲集;出口加工區工廠鱗次櫛比;思茅港口和瀾滄江上千航競發;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將得到很大提高。展望思茅的未來,真使人熱血沸騰,多少年滇人所夢想的繁榮景象將會成為現實。

這幅現實美麗的畫卷將怎樣展開呢?這是我滇人和很多海內外朋友們最關心的問題。

思茅地區是一個農業區。農業也始終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這個基礎打好了,整個國民經濟就能在較高的起點上起飛。農業要向高投入、高科技、高效益方向發展,每畝土地產出至少在千元以上,比現在高出十倍左右,這意味著這方熱土可養活二○○○萬人以上。聽起來近似天方夜譚,千古神話。但我們只要借助滇西南農業開發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認真搞好農業基本建設,利用漫灣廉價的電力多搞排灌站,使人工灌溉面積達到五○-六○%以上,農業的發展就有了一個堅實的基礎。農業要實現高投入、高科技,資金從哪裡來?一畝耕地投入一○○○元,全區需投入五七億元。這筆資金可以從農業內部積累和引進資金來解決。比如城鄉居民每年至少要燒掉二○○多萬立方木柴,如果用電代柴,二○○萬立方米的木柴可生產一三三萬立方米的膠合板,價值三三‧二五億元;將現有的荒山用五○○萬畝來種巨桉,五年後每年採伐五○萬畝,獲木材一○○○萬立方米,可滿足十二個十萬噸大型紙廠的原料,創產值一八○億元。這樣,十年內至少可投入一○○○億元來搞農村電氣化和其他基礎設施,實現農業現代化。

以林促農,不僅可以較好地解決農業所需資金,還可以大大改善生態環境。有幾百萬畝人工林,引進幾十億資金進行木材深加工是沒有問題的。

改造原有工業企業。將勞動密集型的企業改造為技術密集型的企業,這方面的潛力很大,並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思茅地區的工業企業,在製糖、森工、製鹽、電力、橡膠、化工、建材、食品、醫藥、製革、機械製造、茶葉加工、服裝、印刷等已形成一定的規模,但技術裝備落後,勞動生產率不高,產品多為初級產品。例如思茅現有製革能力十萬張/年,年產皮鞋十六萬雙,尚餘七○%的皮革運往上海等地銷售,如果全部加工成皮鞋皮件銷售,利潤可成倍地增長,又可促進畜牧業的發展;又如全區已種植咖啡三‧七四萬畝,全部咖啡豆都交給瑞士雀巢公司去加工,如果在思茅建一座加工廠,直接從思茅港外運,經濟效益會更高得多;世界馳名的普洱茶,雖有幾種工夫茶每公斤銷售價五六佰元,但平均銷售價每公斤只達到十元左右,如在思茅辦一座加工總廠,每年生產六七千噸精製茶,產值可提高兩三倍;全區有十座年產十萬噸的現代化糖廠,但產品只有粗糖,如能進一步加工成水果糖、巧克力糖,產值也可成倍增長。總之,改造現有老企業,進行深加工,在老企業上嫁接新技術是投資最少,效益最佳的辦法。

加速鄉鎮企業的發展。思茅地區新年來鄉鎮企業發展迅速,年遞增速度三○%以上。去年孟遠縣增幅達八一‧三%,為雲南省之冠。思茅市比上年增長七八%,名列全省第二位。主要原因就是前幾年扎扎實實地搞了基地建設,茶葉、橡膠、甘蔗、咖啡等經濟作物都形成了規模經營;生產、加工銷售形成一條龍。

思茅地區發展鄉鎮企業前景廣闊。只要把農產品轉化為工業品,就會出現成千上萬個鄉鎮企業。如果把三分之一的鄉鎮企業變為外向型企業,搞一些大型農產品深加工綜合貿易企業,使傳統產品進一步升值,就能開拓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如辦幾個大型紙廠、纖維板廠,就可以帶動起幾百幾千個木材加工廠,給農民增加上億元的收入。鄉鎮企業還可以利用當地、資源優勢,搞國內國際市場需要但目前還沒有人經營的產品,如種蘭草、種熱帶亞熱帶花樹,發展珍稀藥材──如孟連龍血樹(又名柬埔寨龍血樹),種植桉樹、樟腦、肉桂等高產值的經濟作物。養殖業可賺大錢的如養蛇、養狗、養甲魚、水獺、鸚哥、畫眉、山虎、白鷴、孔雀、太陽鳥、懶猴、風猴等珍禽異獸。

邊貿、外貿、旅遊一體,是思茅地區的一個特色。思茅地區有以思茅港為中心的十幾個邊境口岸,已逐步形成邊境貨物的集散地,其中有兩個口岸已和國外公路相連,已形成水陸交通網、路,加上西雙版納的幾個口岸,形成了近千公里的扇形對外貿易的格局。

思茅地區綠海茫茫,擁有眾多的自然景觀。思茅市被譽為綠海明珠,真正的春城。區內著名景點有思茅市的梅子湖公園、菜陽河國家森林公園、翠雲仙人洞、西盟縣區山的雲海、景東縣的文廟、景谷縣的緬寺、塔包樹樹包塔等等。這些旅遊景點,稍加人工點綴,將會絢麗無比。

總之,思茅地區前景廣闊,潛力巨大。她期待著國內外客人的早日光臨,共同開發這塊美麗富繞的寶地。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23期;民國82年12月25日出版】

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 會址:10488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70號8樓之1(近捷運南京復興站) ♥ 電話:+886-2-2773-5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