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昆明市名勝大觀樓之長聯解說
作者/施宏謨
中國名勝古蹟中有著名的六大樓,大親樓是其中之一,其餘五樓為武昌之黃鶴樓,成都之望江樓,廣州之鎮海樓,湖南岳陽之岳陽樓與浙江嘉興之烟雨樓。
大觀樓有一副全國最長,對仗最工整之對聯懸掛在樓下靠水之一面,凡到昆明觀光旅遊的人,必然前往大觀樓一暏此聯為快,最近四川等地雖有更長的對聯出現,但無一聯有此聯工整。此聯之上下聯各八十九字,為清朝文人孫髯翁所作,上聯寫昆明四週之自然景色,下聯寫歷史重點,全聯之原文及重點注釋如下:
上聯: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1],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2],西翥靈儀[3],北走蜿蜒[4]南翔縞素[5]。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6],梳裹就風鬟霧鬢[7];更蘋天葦地[8],點綴些翠羽丹霞[9];莫孤負[10]: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11],三春楊柳。
下聯: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12],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13],唐標鐵柱[14],宋揮玉斧[15],正跨革囊[16]。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儘珠簾畫棟[17],捲不及暮雨朝雲[18]。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烟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注釋:[1]披襟:解開衣襟;岸幘:推開頭巾[2]神駿指昆明東邊之金馬山及金馬寺。古印度之孔雀王朝之阿育王,為宣揚佛教,向四方縱馬奔馳,佛教隨馬之奔馳而傳播,金馬山即馬止之處因而得[3]靈儀指鳳鳳,實則指碧雞,即頸、胸均為金綠色之孔雀,雲南、緬甸及中南半島所產之孔雀均為綠頸綠胸,與印度所產之藍頸藍胸孔雀有別。昆明西部之山曾有此綠孔雀出現,當地人誤以為綠雞或鳳凰,因稱該山為碧雞山。[4]曾蜿蜓指凡明北部之長蟲山或蛇山。[5]縞素本指白色之絹帛。此處引用為昆明南方晉寧縣境內之白鶴山。[6]蟹嶼螺洲指滇池中之小鳥嶼、小沙堆。[7]風鬟指美女之蓬鬆之高髻,霧鬢指美女之雙鬢梳得像薄霧。在此實指搖曳生姿有如美女之垂柳。[8]蘋在此指浮萍。蘋天葦地為連天之水中都是浮萍,滇池沿岸全為蘆葦所蓋。[9]翠羽為魚狗(翠鳥)之翠緣色之羽毛,丹霞即紅色之雲霞。[10]孤負原為辜負。詞見李陵答蘇武書『陵雖孤恩,漢亦負德』,又『孤負陵心』。[11]九夏指夏季之三個月計九十日。芙蓉有二種··一為木芙蓉,一種為荷花。在此指荷花。[12]把酒凌虛為對著虛空舉起酒杯。[13]漢習樓船有兩說:一說謂漢代因欲遠征安南,曾在昆明湖(一說為滇池,一說為洱海)上演習水上作戰。一說謂漢武帝因使臣經昆明至印度而在昆明附近受阻,而在長安開鑿昆明池,造樓船操練水軍,以便遣往昆明,討伐阻碍道路之蠻夷。[14]唐標鐵柱,此鐵柱又名天尊柱,為唐代唐詔所立,現在彌渡縣西郊蔡莊大陰鐵柱廟內,柱上有『維建吉十三年歲次壬辰四月庾子朔十四日癸丑建立』廿二字。建柱之目的不外乎『崇功報德』或記念佛教之傳播。[15]宋揮玉斧,宋太祖趙匡胤因鑑於唐天寶之禍,起於南詔,為避免與大理國政權發生摩擦,而以玉斧(一種小巧之文房玩物或頭上飾物)在四川版圖上,畫大渡河為界,並曰『此河以西非吾有也』。[16]元跨革囊,元世祖忽必烈征大理國時,乘坐革囊(羊皮筏或牛皮筏)渡過大渡河及金沙江,而至大理。[17]珠簾畫棟指宮廷中所挂之珍珠簾幕及雕梁畫棟,即豪富之帝王之家。[18]暮雨朝雲指豪華帝王之家像朝雲暮雨一樣,變化無常,終於烟消雲散。此兩句見王勃之『滕王閣序』。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十八期;民國77年12月25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