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衝來鳳山文筆塔重建札記

劉春明 

重建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的騰衝縣來鳳山文筆塔,以其巍巍雄姿矗立於來鳳山之頂峰,全縣各族人民暨海外鄉賢人士無不為之歡欣鼓舞。文筆塔的重建,充分體現了我縣精神文明建設之花又結出一大碩果。

來鳳山文筆塔(又名鳳嶺塔)始建於清道光七年(公元一八二七年),由時任騰越廳同知的胡啟榮倡修,次年再由繼任同知廣裕完成。其塔建在鳳嶺之巔,居高臨下,輝映四野,是騰衝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之重要標誌,同時又是騰衝近代文化發展之必然。此塔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旅游價值,後毀於抗日戰爭。

半個世紀以來,騰衝各族各界人民特別是海外鄉賢人士均為此塔之不復存在而耿耿於懷,一直期盼有朝一日鳳嶺之巔再現文筆塔的雄姿。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國內政治、經濟及思想文化日愈活躍,為文筆塔的重建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和機遇。一九九一年春,在縣政協第六屆二次全會上,四十多位政協委員代表全縣各族人民暨海外鄉賢人士,正式向政府提出了重建來鳳山文筆塔的提案。此提案一經提出,很快受到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并列入了「八五計划」項目加以實施。

一九九二年春,縣人民政府又以騰政發(一九九二)一六號文提出了具體實施意見的《通知》,根據《通知》精神,經縣政協常委會議多次研究、反復協商,正式組建了「來鳳山文筆塔重建委員會」,並廣泛與海內外多賢人士聯繫,聘請了一六位顧問委員,二十八位特邀委員,並相應設立了辦事機構,建立了必要的財務管理機制。

在充分做好籌備工作的基礎上,於一九九二年六月十五日,重建委員會首次在工人文化宮舉行了有縣直機關、團體暨各界人士參加的「騰衝縣重建來鳳山文筆塔《啟事》發佈會」,從此拉開了宣傳工作和捐資工作的序幕。

在縣內廣泛發動的同時,向國內外、海內外發出了數以千計的聯繫函件,受到廣大鄉賢人士的鼎力支持,並以此為契機,大大增強了海內外鄉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為使文筆塔籌建工作步步深入,重建委員會辦公室編發了《塔聲》簡報,進一步加強了宣傳工作的力度和捐資工作的透明度。

隨著籌建工作的進展,對文筆塔的設計方案向社會廣泛征集。在取得多個方案的基礎上,於一九九二年八月三日召開了「文筆塔設計方案論證會」。與會人員通過反復比較和論證,最後選定了上官旦雨先生所設計的方案,並將此方案一一送到僑居海外的鄉賢人士手中,取得了廣泛的共識。

文筆塔重建方案,在保持原塔風格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和發展,它既是傳統式的密檐塔,又具有現代園林暨旅游功能。

設計方案一經決定,即著手勘察塔址。老塔位置是建塔之最佳選擇,具有諸多有利因素。然因塔基立有國家測量標誌,故將新塔址略向西北移動九米左右;並於一九九二年十二月請核工業部地質局二○九大隊第十三分隊對塔基地皮結構進行了鑽孔勘察,寫出了塔基地質報告及塔基周圍一平方公里范圍內的地形測圖,為施工圖的設計提供了科學依據。

經過一年半的努力,截止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底,以捐資為中心的內業已初見成果;以三通一平為基礎的外業工作也已全部完成,并向計委寫出了立項報告與施工報告,均一一得到批復。

在一切準備工作就緒之後,重建委員會正式向縣委、縣人民政府寫出開工報告,經縣委、政府認可並於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八日在來鳳山舉行了開工奠基伙式。

從一九九三年十二月至一九九四年六月,文筆塔基礎工程基本完工,經質檢部門測定基本符合設計要求。

一九九四年七月至一九九七年三月因政協換屆,重建委員會主要成員變動,加之工程資金短缺,除對基礎工程作了一些密封處理外,基本處於全面停工狀態。一九九七年三月,縣委、政府確定由縣財政撥支三十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同時決定由縣財政撥款的縣行政事業單位和部分省地駐騰單位當年四月份職工工資中統捐百分之十,以彌補工程資金不足,并以騰政發(一九九七)十一號文《關於捐資建成文筆塔決定事項的通知》下發各機關單位執行。接著又於同年四月十五日,以騰辦發(一九九七)十八號文《關於調整、充實騰沖縣來鳳山文筆塔重建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調整充實了重建委員會領導班子,同年七月全面恢復主體工程的施工。

截止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份,塔體工程除塔座外圍的圍欄、踏步、地坪尚未實施外,其餘已全部竣工,並於一九九九年二月底就總體工程組織了全面驗收。

在文筆塔主體工程實施過程中,由於縣委、政府的重視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縣政協在人員少且年老體弱的情況下,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難,從一九九二年三月至一九九九年十月歷經八個春秋,終於歷盡艱難而獲得成功。如今高矗入雲的筆峰塔體,向上登臨,瞭望空間,比戰前的老塔更加雄奇壯麗,更富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現代旅遊功能。全縣各族人民暨海外鄉賢人士無不歡欣鼓舞感慨萬千。在建塔集資過程中,收到海外人士和國際友人捐資,縣內外鄉人、機關團體捐資,縣內行政事業單位人員工資統捐,縣財政撥支共計人民幣一,六七二,三七六‧八元,(其中包括一部分外幣兌換數和銀行利息在內)美元二百元,日元三萬元。

至此,騰衝縣來鳳山文筆塔這一歷史性地方風物的重建工程,終於在新世紀到來之際宣告完成。我們深信,重建後的來鳳山文筆塔不僅對振興地方經濟、光大歷史文化、發揚民族精神,建設旅遊大縣和文化強縣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且對於加強各族人民內部的團結,增強海內外鄉人的凝聚力,都是有深遠影響的。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40期;民國99年12月25日出版】

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 會址:10488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70號8樓之1(近捷運南京復興站) ♥ 電話:+886-2-2773-5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