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護國起義九十五周年暨中華民國一百歲回顧與啟示

作者/李械 

壹、前言

一、沒有歷史的見證,就無歷史的真象,若沒有雲南護國起義的成功,就沒有今天的中華民國。吾滇唐公蓂賡名繼堯生於民前二十八年,歿於民國十六年,年僅四十有四歲,具有高瞻遠矚睿智凌人的領導,撥亂世護國憲體,挽闊瀾其功厥偉無以配異。

二、自 國父孫中山號逸仙廣東省中山縣人生於民前四十六年十一月十二日至民國十四年三月十二日,享壽五十有九,中山先生在外求學看見小的同學好好勸告,大的同學欺辱他時就用力抵抗,在香港西醫書院畢業後,即赴檀香山行醫後遊學英、日、美,得悉中國遭受列強侵略、八國聯軍紛擾、義和團破壞,遂於民前十八年於檀香山組織興中會,決心要振衰起弊復興大中華,不受外國欺壓,隨後將興中會改組為同盟會、國民黨、又中華革命黨最後於民國八年改組為中國國民黨,將屆兩甲子跨三個世紀。

國父中山先生目睹滿清政府的腐敗,棄醫從政為拯救中華民族、熟可忍、熟不可忍,乃在日本歐美英法鼓吹革命,中國只有推行自由、民主、博愛即民族五族共和、民權五權憲法即行政、立法、司法、監察、考試與民有民治民享之共和國,否則難能實現真正民主。自 國父中山先生創建中華民國,由於內憂外患南北分裂,各省軍閥割據,加以北洋軍閥纂改參議院臨時約法,袁世凱破壞各種約法章程欲推翻民國,突興帝制復活夢圓皇帝位,勢在必得,嚴重破壞中山先生在亞洲首創三民主義民主、自由、博愛、民有民治民享即民族、民權、民生共和國的潮流與五五憲體,竟有全國一致贊同袁稱帝制為華胄之奇辱,神州之巨變,唐公即召護國軍參謀長兼第二師長庾恩暘將軍,待事寔已成吾必除之,人士聽唐公之下誓必指揮受械,宜謀內面市鄉,外面南洋各島,往返籌商應時遙張其勢,陰助其力,幸復返莊嚴璀璨之民國,回思起義之千危萬難,只知有民國誓以身家性命於不顧,唐蓂賡會澤公振臂一呼,遂使神州重見天日謀定後動,貫澈始終,公私報紙無一日絕其正論,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無一日變其顏色,矢志為中華民國留一片乾淨土,絕不容再有任何帝制叢生。

吾滇省遂倡導首義,重締共和,志士堅貞,四方響應,同心戳力始克有成。

唐公領導首義護國軍共出師編為三個軍,吾滇地處西南山川悠阻,自古善用雲南者,不以雲南為主,而以川黔粵用雲南亦觀西南用兵之形勢,足以出奇制勝莫過於雲南,故當我滇唐公繼堯、蔡公鍔、李公烈鈞及各重要幹部秘商出師、唐公曰雲南西有接鄰國,無以今日之軍事籌謀,惟東、北與川黔桂毗為佳。護國軍迫袁退位,袁逆雖狡詐頑強亦難倖免矣,稱帝不成返踞總統不成,怨恨憂憤心疾循生,以致不起於民國五年六月六日病亡。

貳、撫軍長通電各省主安大局

民國五年六月七日,黎元洪副總統繼大總統之位當為大局計、力求平和、無用兵之必要,顧北京政府為袁逆混亂,群邪滿朝雖已維新、恐政策不易行,故軍務院撫軍長唐公不及會商,即於六月十日逕電黎大總統,應主張四事:其文:滇黔桂粵各省擁戴大總統繼承大位。天心厭亂;項城無祿,北方軍民一致推戴此民國如天之福,亦盛讚我大總統厚德所致庇堯等待罪南中以喜以懼,除令前敵各軍靜候命商黔桂諸省徵求同意,謹先所及宜急行者,帝制發生非法解散國會,故今日國家根本法當以國會解散前所公布者為準,務請明令:一、根本法既定,則需按照總統選舉法,我大總統任期以前大總統任滿期日為止。副總統則由國會另選。按照約法及國會組織法,應召集參眾兩院日開會,應請明令者二。今日綏定凡在因抵禦護國軍所遣之各軍隊,應即悉撤回原駐點,庶以表示和平,避其衝突,此應請明令者三。至今茲護國軍之義起,事出非常,雖我大總統出任維持而善後問題急待解決,此類事項擬請召集軍事特別會議,令各都督或將軍各派軍事代表至滬集會,諸凡軍事重要問題,悉由該會議決呈候施行,此應明令者四。以上四端均為全國安危所繫,上敢伏乞施行民國幸甚。

參、軍務院成立唐繼堯選為撫軍長

袁逆既喪失民國元首,北京政府亦當然不能復認為民國政府,對外通告代表民國者惟雲南軍政府而已,自唐公聯合黔桂粵各省宣言。依法擁戴黎副總統為中華民國大總統領海陸軍大元帥,副總統一職尚虛,軍事正丞極當求統一,且國運方興,尤宜作通籌之計是,獨立各省電商,特設一軍務院,直隸大總統指揮全國軍事籌辦善後庶政有關事宜。

軍務院組織條例共十條,俟國務院成立撤廢,五月八日組織成立,遵照條例,唐公與黔劉都督顯世、桂陸都督榮廷、粵龍都督繼光,兩廣岑都司令春、梁都參謀啟超、護國第一軍蔡總司令鍔、第二軍李總司令烈鈞、桂陳護都督炳焜均認該院撫軍,(後浙都督呂公望,第一軍左翼總司令羅佩金、右翼總司令戴戡、四川護國軍總司令劉存厚、海軍總司令李鼎新,亦加入撫軍),並選唐公為撫軍長,岑都司令為撫軍副長,梁都參謀領政務委員長,復公推唐紹儀君為外交代表、王寵惠、溫宗堯兩君為副代表,暫以廣東為軍務院所在地、唐公因雲南地方職守未能,依條例第四條由岑撫軍副軍長攝行,唐公亦以西林先生老成碩望舉岑公自代,後以唐公為首義之人,高韜遠識艱貞卓絕,中外同欽,領袖一職非推唐公蓂賡不可,各方同意遂定通電京外,為迫於時艱勉膺重任,唐公謹掬血語誓,以公心效忠國事,一俟大難削平,即當退讓云云。其後對內對外以及籌餉運械諸事,均以軍務院名義對付靈活齊一之效者,關係於共和再造洵非淺鮮也。

肆、唐公通電正式主張恢復國會

三權分立為立憲國之議,爾後倡以五五憲體之大原則為共和國家。尤以人民為體,國會為立法機關,未有立憲國而無國會者,未有國會者雖在他國,內閣與國會因政策衝突有共和國者元首贊成內閣得上院同意,解散下院然其憲法賦予元首此權,始得行之民意,袁氏始任大總統溯當日國會瑕瑜互見,袁逆欲帝制自為之,故視國會為眼中釘,當正式總統選舉後藉贛寧亂事歸咎中國國民黨員議員,天壇憲法草案亦為中國國民黨破壞與顛覆政府之謀,通電各省軍民大吏反對,於是各省都督、民政長、鎮守使、師長、旅長等皆攘臂瞋目而讓憲法撤銷,解散起草委員會,解散國會以為根本推翻之計,袁逆均一一寔行,而我甫生國會遂陷於澌滅之境,唐公深不以袁氏解散國會為然,即於首義後恢復。民國二年非法解散之國會,惟以時機未致姑緩發表各省相繼獨立,軍務院組織就緒唐公遂函張溥泉,王幼山、王儒堂、湯濟武、陳俊明等諸君主張恢復國會,並催滇國會議員由宗龍,王楨等馳滬接洽,商由國會議員自行集會,滇願擔任款項,各省議員亦極端讚譽遂贊成於滬上設立國會議員通信處,定期自行集會,唐公旋即通電正式主張,恢復國會,黎大總統元洪遂以明令恢復立憲之是乎立共和之根本,究其由來乃會澤唐蓂賡之睿智主張合法律果斷而協人心也!

伍、護國軍起義唐公迫袁世凱退位

袁氏既取消帝制,任徐世昌為國務卿,偽令提前組織正式立法院,後又段祺瑞為國務卿責任內閣制;遂由總統任命之政事堂統率辦事處及與唐公有舊識者紛電和解,均遭唐公以帝制帝黨助惡羞與之,概堅拒不答覆。黎副總統與段徐二人聯名電商,唐公素佩三公始覆電商辦法,四川方面陳宦將軍派員帶同條件向蔡總司令請求息戰,即覆函云:大函宏教所云,此次雲南起義事特為護國誠然,當時鍔等以為起義之後,可用軍事上之態度表示國人反對帝制之意,如袁氏而罔故其良心,當俯順民意中止帝制行動,反之袁氏無悔禍心意竟調大軍南下武力壓制,自以為可以壓制而帝制成功,因此致令生民塗炭,舉國四民失業,將士喪亡,人民反對日烈,帝制終無成功之望,袁氏居此獨斷獨行五年,於茲焉能掌執國家大權,袁氏有何顏面以見國人,當此紀綱法律對內外威信蕩然掃地,焉能出任國家大事,袁氏屢次布告國人,均以狡詐譁眾取寵誘騙國人,以盡愛國愛民之苦衷,最後終被稱帝戳穿他的假面具,由於唐公領導矢志恢宏憲政體制絕不動搖。舉國同聲譴責一致要求退位袁氏只有卸職一途。

袁氏果能退位,繼位問題不當以武力解決,總統退位其責任職權當以副總統繼續肩任之,照法律上應不至紛爭也。

是時袁復命政事堂統率辦事處致電護國軍哀求息兵,蔡總司令覆電云:帝制撤銷後二庵派員持條件來商,首言仍戴項城為總統,再以他條防微杜患從速弭禍,維持護憲深佩苦衷,萬事不忍再滋紛擾,茲事體大從長計議,以法理言項城承認帝制位時已辭退總統之,此時繼續舊職直無根據,未經國會之選舉之總統乃以囫圇吞過成何國家,以情勢言項城不能自克承認帝位,又不能自堅一人之身,數月之間盜賊體統何在,政令難行徵諸內情而決不,徵諸外交而絕其不可,故以二庵條件分頭電商滇黔桂粵各省皆嚴詞呵斥與拒絕,海內外名流函電紛馳,尤語激憤人心,項城何戀乎逕速宜退,照約法由副總統繼任,此為國家大計,項城計勿昧良機再動干戈,多感知愛報其私。

陸、回顧中華民國建國的艱辛

我中華民國建國迄今(一九一二至二○一一)剛屆壹百周年,雄踞東亞復自有光榮的歷史,踞居一千一百一十一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溯自軒轅黃帝發明舟車火藥,縲祖養蠶織布,黃帝以大智慧製造指南針、羅盤尤對世界五大洲,全人類之生活貢獻至大,今日歐美先進國家的超越我們,不得不對他們團結互助合作與精益求精的奮發不懈與進取精神讚賞。

回顧我們的國情,自辛亥武昌起義成功,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因地大物博物產豐富要全中國人團結起來,迎頭趕上超越世界, 國父孫中山先生用心良苦,特發明三民主義,釐訂建國大綱、建國方略,興建南方大港、東方大港、北方大港、大鍊鋼廠等……

各民族一律平等,尤其倡導立足式的平等以教育為先,天下為公籍達世界大同社會,最終達成世界和平的地球村。

然而由於清政府腐敗一八九五年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等六七十個島嶼給日本;及尼布楚條約將中華民國靠烏蘇里江以北的大部份國土無條件讓給俄國帝國主義,義和團及八國聯軍攻佔中國與日本訂定廿一條約喪失國土暫不言,反之嚴重辱羞全中國人生存發展及五千餘年民族精神至鉅,故有先賢們團結海內外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犧牲奮鬥,遂有一致抗日,民國廿六年七月七日,日本公然於河北省瀘溝橋向我守軍挑釁開戰,再全國上下為確保人民生命及財產安全,蔣公介石(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當即明令全國軍民告同胞書:「人不分男女老少,地不分東西南北」,全民展開對日長期抗日,最後終於民國卅四年八月十五日宣佈無條件投降也廢除了對中國不平等條約。

日俄佔領我東三省,後兩國又動干戈爭管經濟權力與行政權限。竟敢提議要我政府對他無理要求,我中華民國嚴拒所提,且明告他兩國竊佔我國領土與主權逕須歸還中國否則未來一切後果日、俄兩國負法律責任。

不幸八年對日抗戰打敗日本,欲即行憲,中共毛澤東、朱德、周恩來、林彪、劉少奇、董必武、葉劍英、聶榮臻、徐向前、彭德懷、李大釗、陳獨秀等製造分裂與暴亂,國軍正辦復員,四百多萬精銳部隊獲得喘息解甲回鄉與家人團聚,中華民國政府欲擬只保一部份維持秩序與邊防安全計。熟料中共竟違反停戰協議,將國軍復員官兵組成中國人民解放軍,又在對日抗戰中對中共有利策反國軍將領與官兵投靠他。後不久美駐華大使葛林斯汀與馬歇爾作梗被中共利用,才中兩次重慶國共和談:「打打談談、談談打打」,製造矛盾與分裂局面,毛澤東未遵守雙方協議主要原因之一,美國特使被中共欺騙之一,我全國高級將領對國家復員制及未作完善規劃,加以多級政府領導意志不堅毅力不夠所致,我滇人均應體認。

蔣公中正為了挽救國家命脈,自重慶專機訪滇省,二度均未說服盧漢,是年時局危急,當時有高齡年近百歲高僧和尚面陳云:委員長介石先生:「要保住中華民國國脈,最後一途除播遷台澎金馬」外島,別無善策。該老和尚重說一句:「滇已瀾,川已瀾,整個河山必淪陷,堅守台灣就是福,」由上述啟發蔣公保衛台澎金馬信心,為鞏固台灣防衛作戰,民卅九年古寧頭戰役,四十七年八二三戰役,中共喊出血洗台灣,武力解放台灣,及和平解放台灣最後雙打單停不成,更振奮我政府堅守民主決心。

日本是個武士道最劣毒兇狠好戰的份子,自民國廿年九一八擅侵略我東北,連八年對日抗我滇籍同胞,數十萬人均無故被奸淫擄掠殺害,以全國計已在戰爭中傷亡千餘萬人,國軍將士撼衛疆域而不幸犧牲者,三百二十二萬餘人之多壯烈成仁。

台灣光復已六十五年,光復時台灣銀行無半兩黃金,都市受戰爭摧殘,到處斷垣殘壁,商業蕭條農地廢耕,鄉村荒涼,生產不足供民食,人人衣衫襤褸,教育不興文盲眾多,百廢待舉,其情之慘不亞非洲落後災民。

中央遷台之後為挽救臺灣經濟,迅速以大陸帶來黃金改革幣制,辦教育,大建設,復興農業,寔施耕者有其田土地改革,整救了農民、增進市場購買力。支持地主轉營工商加以兩個四年經濟及六年經建計劃,尤其經國先生執政所推動十大建設;南北高速公路,鐵路電氣化,北迴鐵路電氣化打通雙軌拓寬、蘇澳港移山填海、台中港、花蓮港擴建,大鍊鋼廠,高雄大造船廠、石油化學均已完成,造成我中華民國在台灣「經濟奇蹟」,其台灣東西橫貫公路闢完成,我滇藉同鄉參與建設者不計其數,吾鄉為橫貫公路開山鑿岩犧牲與奉獻心力者有丁紹庸、普保德,李仲和,周富歧、胡文興、馬崇安、張兆祥、顧有珍、周朝富、刀寔得、陳招富,任欽賢、胡文興等。

桃園、花蓮機場擴建,具有國際水準,台中清泉崗擴建國際航線,皆先後完成,已開創交通國際化,經貿自由化。業已達成廿一世紀已開發中國家。若非台獨教父李登輝十二年,最台獨陳水扁八年,這廿年空轉與執政,台灣的經濟與繁榮不會落後亞洲四小龍之末,截斷經濟之成長,均富不再寔現。李(岩武正男)與陳完全為私利、是反人民,反革命,一再搞族群分裂與意識型態,在政治方面打著民主,反民主,亂搞議會鬥爭,來破壞真民主,少數服從多數的議決,案經多數投票或舉手表決者概應遵守。反之有一個號稱民X黨,從不照議會議程質詢議案,對任何議會審議的條文提案,尤對國民生活有關問題與條款,常被拖延通過與阻礙,鬧得議場一片狼跡,掀桌子、丟杯子、甩文件,阻斷會議主席主持會議。為企於會議正常運作與真民主議會,只要提案及民生法案,皆強勢表決通過,此乃兼顧民主憲體方能執行憲政。

柒、結語

由於辛亥武昌起義民國之肇建,開創輝宏憲政體制、會澤唐公聞悉北洋軍閥袁世凱好好大總統不作,破壞國體。擅自纂位夢圓帝制,完全背叛民意與革命先賢開創中華民國的光輝。我滇軍部督唐公遂立志誓言,惟有滇軍起義號召全國捍衛民國之憲體,不惜犧牲奮鬥,唐公義舉遂迎得全國人民響應黔桂粵川湘先宣布獨立,繼之贛、寧、皖、浙次第宣布獨立。組織討袁軍均由唐公坐鎮滇疆,痛國家之將沉,恨獨夫之不剪,祖逖渡江之楫誓清中原,護國軍第一號宣言,前總統袁世凱為國魁首,不思奉公守法,福國利民,逆謀圖覆國命,紊亂國憲,公然倡亂,自民國四年十二月十三日袁氏下令承認自居皇帝位,種種謀叛已由本軍政府臚舉宣示在案,袁氏因謀叛大罪自四年十二月十三日稱帝以後,所有總統所有資格當然布告中外咸使。護國軍四省聯合軍政府第二號宣言:袁氏因犯謀叛大罪,所有總統資格均消滅,依約法在案,查民國二年九月國會參眾兩院議決公布總統選舉第三條云:總統任期六年,第五條云:由副總統繼任至本任大總統任滿之日為止,前總統所遺未滿之任期當由副總統繼任,本軍政府謹依法宣言,恭承現任副總統黎公元洪為中華民國總統,統領海陸軍在元帥,嗣後袁氏殂喪。

黎公乃於五年七月六日正式就總統任,吏民悅服,友邦親信更感輝宏憲政的重要,國會恢復加強擴大憲政功能,全面確立廉能政治與憲體的確定貫澈與執行。

回顧九十五年前的今天,我滇人唐撫軍長首義護憲成功,與討伐袁世凱護國的成功,絕無憲政體制的施行於今天。

我中華民國自大陸播遷來台已屆六十有二載,於中央政府領導正確,國家正處於危疑震撼的變局扭轉過來,堅定站在國際民主陣營,結合世界民主力量共同為維護人類自由與世界和平而奮鬥,繼續貫徹建設臺、澎、金、馬同心一德光復大陸,重建我中華民國為民有民治民享之三民主義國家。

蔣公中正為順應民情挽救危局,用於民國卅九年三月一日在台北市中山堂復行視事中說:「中正許身革命四十年,生死榮辱早置諸度外,惟進退以國民公意是從」際此國家存亡之時期,已無推諉責任之可能,為恢復中華民族之領土主權挽救淪陷區同胞之生命自由,僅此遵行憲法精神,徹底貫徹執行到底。吾身為滇籍父老兄弟姐妹們,歷經先烈先聖百年奮鬥方有武昌起義肇建民國。 國父中山先生致電會澤唐公雲南十二月廿五日討袁護國首義成功,維護共和政體的勳功尤勝武昌推翻滿清腐敗政府。我滇唐公繼堯,湘蔡公鍔等組織「護國年」。再六天適逢中華民國建國百周年,護憲護國的精神永垂光耀華夏。除我滇籍同胞們尤更牢記每年十二月廿五日「行憲紀念日」,就是雲南護國軍宣佈討袁獨立護國護憲光輝盛事,萬世萬代綻放光芒造福全體國民仁愛、和平、喜樂、自由、博愛民主康莊大道。

自民國九十七年五月國民黨重新執政已進入轉捩點,兩岸四地邁向和平統一的前哨站、大三通,通航,直航、通幣、通商與大陸各重要省會,大都市、港(灣)口,可對開與不定期航行,這是好的開始乃成功的一半。(ECFA)兩岸加強經濟合作與協議,促進人民福祉、創造經濟再奇蹟的願景。

我們在此刻此時大聲呼籲,在台澎金馬與世界台灣同胞放棄私利,不要再搞分裂中華民族大宗族的團結、同時更盼望台灣與日、美、加地區那些為自己權謀、錢欲好假臺獨分子,撕裂群族自欺欺人的民族罪人,一再製造政治鬥爭帶來我們雲南人第二次挺身奮進齊聲討伐,真正達成以三民主義統一大中國,確賴全民一致信守,早日完成真維護民主憲政的宏觀,奠定中華民國億萬年不朽的根基。促使臺獨消滅於無形,再造憲政輝煌的政體。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40期;民國99年12月25日出版】

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 會址:10488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70號8樓之1(近捷運南京復興站) ♥ 電話:+886-2-2773-5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