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先庚財經及主計言論選集序
作者/汪泱若
先庚先生,雲南省鄧川縣人也,該地僻處康藏緬印山區,交通梗塞,聲息屏障,然先生幼有大志,年十即負笈至大理城區就讀。中學畢業後,隻身徒步月餘,遠赴昆明接受大專教育,後又取道當時法屬越南、英屬香港,遠涉重洋、奔赴京滬就讀。先後進修於中央軍官學校、軍需學校特訓班級及中央政治學校計政學院(碩士級),奠定其軍事及財經主計之高深學養。
先生於抗戰期間擔任軍事後勤任務,迭建奇功,現國軍副食現品及定量主動補給制度,亦為先生首創。三十八年又追隨先總統 蔣公及先副總統陳辭公來臺,擔任東南軍政長官公署(時由 蔣公直接坐鎮指揮)之後勤經理處長,是時政府財政及外交皆極度困難,先生不顧一切排除萬難,奉准在泰緬兩國購運拾萬噸糧食,使金門島及登步島殲敵戰役及撤臺官兵糧秣補給無缺,其後又協助臺灣省糧食局李局長連春研擬增產計畫,使政府撤臺軍民糧食得以自給自足,奠定今日臺灣復興大業之基礎,居功厥偉。後復奉命遠赴滇緬邊區,配同李彌將軍游擊所部,完成嚴密之游擊佈建,其所屬仍部份屹立在該遼荒地帶,不但為舉世注目之反共尖兵,更為先生一生之精神所寄。先生洵為一近代軍事上及財經主計上飽經歷練之傳奇人物。
先生於四十八年奉調返臺,即為國立成功大學聘邀擔任工商管理學系,會計統計學系,及工業管理研究所教學工作,並分別於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統計學系及會計研究所開辦後,即受聘擔任教席,垂三十年,從未間斷,以迄於今。其門生廣佈財經主計各界,多卓然有成,傳為美談。
先生雖一生軍伍,尤其在三十年前,國內學術草創時期,於學術之鑽研,用力特深,每有高瞻遠矚之創見,在國防後勤一書,提出弭戰於備戰思想,工廠管理一書,提出機械化管理,及電光(事管事)化管理主張,管理會計一書,提出管理哲學化(即今日之決策管理)主張,在預算管制一書,提出預算標準化主張,另對財經管理及主計革新,均有獨到之興革建議及具體措施,俱能發人深省!
先生幼讀古典,對孔老思想,心得獨多,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得期,擔任中國陸軍總部所屬盟軍之物資籌劃及運補工作,得美、英、印諸國高級科技及管理專家(如曾任華西大學農學院長美籍丁根生博士)等多人襄贊(詳先生所著八年抗戰親歷記一書,時丁根生博士係在先生指揮下負責農牧增產工作。名聞全球之中印油管,亦劃歸先生節制。)耳濡目染,使先生之新舊學術思想,鎔為一爐,迨為先生思想淵源所自。
先生著作等身,真知讜論,歷久瀰新,惟羣籍浩瀚,博覽費時,爰就所著各書,條舉綱目,摘其菁華,輯為言論選集一冊,俾廣為流傳,以遂先生書生報國之夙願,並彰先生立德、立功、立言之盛業也。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十六期;民國75年12月25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