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載邊荒詩稿──滇緬邊區紀事
作者/李先庚
民國四十年,奉派赴滇緬越寮邊區從事組織及遊擊佈建工作,直至四十六年返臺先後七年,詠記特多,除組織上之機密不加詠記外,有關遊擊佈建詩稿,經整理彙集,藉誌不忘!
一、奉 總統蔣公召見
紅流遍地正狂猖 奉命南陲殂跳梁
但願三年收故土 大張撻伐慰邊荒
鄭介民將軍面示,希能於五年內,揮軍進入雲南,我當答三年內定可入昆明之語,鄭將軍時任國家安全局上將局長兼本黨第二組主任,乃作者頂頭上司也。
二、初抵泰國首都曼谷
越海機飛曼谷城 故鄉蒼洱萬山行
為求復土今征道 緬越邊區伏義兵
三、自泰國潛赴基地途中即景
自泰國邊城清邁府屬之猛放潛入山區
羊腸小道入深山 馬小森多徑草灣
鬧市城池今隔絕 奇禽猛獸等閑攀
進入我遊擊山關「猛漢」途中
越山涉水入高山 林密山深野草環
借問山胞奔猛漢 雲封水繞是山關
山行景萬千 偶踽與人煙
乍規擺夷過 依稀入古滇
擺夷服裝與我滇山胞雷同
夜宿米津山廟
萬山深處夜幽幽 古廟鐘聲聽野猴
但覺身心居世外 圍爐兵馬臥投矛
山高夜寒兵馬均圍火塘而宿
馬行四日抵猛撒基地
千軍萬馬快操刀 眾志成城殺老毛
猛撒而今司號令 遍野磨拳盡英豪
四、山區生活即景
訓練基層枕弋待旦
無分民族盡皆民 敵愾同仇紀律明
海闊天空唯我用 齊頭侍進早收京
參加我遊擊反攻陣營的有十幾種少數民族,如擺夷族、倮倮族、倮黑族、紅央子族、白央子族、山頭族、奭子族、泰族、緬族、印度族、傜家族等。(作者屬奭子族)
我自己興築水壩會同線光天(現國大代表)楊兆祺(現退役老將軍)諸兄合力建築水壩,以充糧源,(水壩今健在)。
足衣足食是強兵 湍急山高築水城
將士裸身搬土木 萬民歡唱助農耕
(全體赤裸做工)
築成引水之日,各山寨男女老幼羣集做大拜拜,歡舞終宵,引為盛事。
參加當地民族通霄舞拜
魚木鼓聲響澈天 尖尖舞指應絲絃(特製樂器)
若非山去齊歌唱 疑是狐仙鬬爪拳
山地小姐都在五指上裝配長爪而舞,俗稱擺夷舞(泰國舞亦類似)
泛泳猛撒河中(湄南河上源)
水急沙多好練兵 逐流泛泳一身輕
操舟但得通洋海 水陸齊攻壯遠征
與段希文、朱家才諸兄雨夜赤足訪李文彬將軍
(李將軍由前線指揮所返基地小憩)
戰地歸來好策謀 堅攻苦打豈干休
路淋不勝連天雨 赤足翻山吃苦頭
訪老街皇后府
老街皇后似天仙 顰笑顏容幾面緣
遊擊健免齊拜倒 深山美女贊連篇
老街皇后,係猛撒(坐把)酋長之兒媳,有美名,羣稱老街皇后。
五、與緬甸聯邦之一大理國駐我游擊總部代表蘇恩培總參謀長、
財政部感爾覺部長等經常圍山出臘即景:
㈠
反共無分國與邦 心懷故土打成雙
深山圍獵知兵馬 痛飲黃龍壯熱腔
㈡
古都大理上關花 央子話來是一家
多少滄桑談古國 故鄉蒼沮望無涯
緬甸大理國,屬央子民族其中紅央子族全部講的大理話,我出生大理屬沙坪街,自幼即講民家話與央子語言完全相同故也。
㈢
不是夙緣不碰頭 關山遠隔又同舟
規平緬甸兄當任 板蕩中原或阻流
反共伐民容艱鉅 圍狼補虎共矛鈎
但憑膽識好殲敵 越嶺攀山壯氣收
六、數度與李彌將軍密談整軍、建軍、反共策略
㈠
滇緬邊區是老家 萬方生眾屬中華
整軍經武宜精壯 攻中兩宜快著笳
㈡
聯泰收滇阻力多 揮軍取緬又風波
臥新嚐膽憑堅定 整練奇兵夜渡河
我主張多用地下組織渡越灑爾溫江策動滇邊各縣區動亂。
㈢
人稀地廣勝臺澎 退守進攻壯志增
怕是老衰貽國是 兵戈早用故鄉登
㈣
南北東西橫斷山 居高臨陣好當關
老毛落草今衰喪 掃蕩中原故國還
毛澤東井崗山落草今已衰喪,正我橫斷山脈健兒掃蕩中原之時也。
㈤
康藏滇西好用兵 江心坡上我親征
有朝三迤民心賦 大舉川湘戰馬橫
我經在江心坡籌設滇康邊區遊擊總部,並由劉振顯、李照輝、線光天、刀棟材編組,四個路司令部,分別由江心坡、滇西、卡瓦山、麻力填作推展反攻佈署。
七、遊擊戰地即景
㈠高山觀日出
高山望日足邁昇 萬丈光芒佈彩燈
不怕雲深知老路 天低與我共攀登
㈡風高月夜行
山高月夜不勝寒 雲海風多且著冠
孤臣野鶴常為伍 閑話龍藏伴虎蟠
㈢夜深聽虎嘯
床邊虎嘯虎何多 夜夜深山馬牛魔
山獵橋頭標巧箭 政苛虎猛枕藏戈
㈣野洞藏老蟒
山高林密少人煙 虎豹蛇蟲處處眠
最是洞深藏老蟒 爬飛到處起雲天
㈤螞蟻長城
漫野山連築土城 螞蟻王國守長坑
逢敵驅群成億萬 浮河攀嶺勝兵營
㈥牛群守夜誌異
雄頭猗角守圓圍 雌老兒孫夜夜依
莫說虎群齊側目 流傳山野壯牛威
㈦大象世家
象群生聚早成庭 獵捉歸降重諾銘
巨物盤然肩重任 開疆拓土壯天聽
㈧猴群王國
遍山漫野現頑猴 穿躍叢林霸九州
最是王都皆石屋 滿朝將相霸豼貅
八、撒拉戰役即景
李彌將軍奉調飛臺,緬軍乘機大舉向我作大包圍進攻,我被迫節節退守,我乃商得蘇代指揮官子文兄同意,親由基地猛撒間道經三日三夜,經米津前線突入猛漢陣地,再進入蚌八千反共大學基地督師,當陪同段希文將軍星夜出師,抄入緬軍後側反攻,大獲全勝是役也,緬軍陣亡官兵不計其數外,緬軍空軍司令官及高級將校所乘戰機,被我軍擊落無一生還,並俘虜緬軍四十餘人,戰利品不計其數,實為我遊擊所部規模最大戰爭最烈之一空前戰役,緬甸全國為之動搖,從此即不敢再與我為敵。特草成數詠,以誌不忘!
㈠親往蚌八千我反共大學督師反攻
眾志成城黨領軍 啣枚急走戰書勤
徒行跑馬三晝夜 教育編成鬬士群
㈡陪段希文指揮官星夜出兵
一更兩鼓又三更 多少兒郎夜出兵
為是救軍如放火 隨征刀棍敵營橫
受訓官兵,傖促編組成軍,槍械彈不足,大部使用刀棍,亦奇跡也。
㈢短兵相接,緬軍潰不成軍
包抄敵後鎖山江 刀棍齊飛壯熱腔
漫野棄屍數不盡 而今遊擊憾他邦
㈣被俘緬軍我遵國際公法善為醫療後,送泰國遣返緬甸
為張公法重人權 多少緬俘齊著還
揚我國威驚海外 而今戰績史連篇
㈤緬機被擊落,緬空軍司今及高級將校無一生還
高空襲我現征機 一彈穿心人不歸
多少將軍齊命喪 荒山魂斷我揚威
㈥悼高大隊長在米津前線陣亡,
並親為安排將忠骸由我親予移回猛撒基地安葬。
獻身許國志淋淋 更況孤臣孳子心
荒外而今頻悼祭 江山故國淚伊尋
㈦撒拉大捷,緬軍全面後撤我終得勝利解圍,
我乃班師回猛撒基地,受到基地軍民歡迎。
緬華患難應同舟 反共不該竟倒矛
圖解戰停明敵友 班師同慶話從頭
九、聯合國受緬甸挾持,逼令我軍撤退點滴
緬政府自撒拉戰役慘敗後,腦差成怒,並受大陸中共挾持,乃向聯合國控訴,指我遊擊所部,侵入其領土,聯合國乃決議逼我中華民國政府下令將所有滇緬邊區遊擊部隊,全部撤返臺灣,我目擊時艱,乃不顧個人安危向上級電求,至少准將我黨工所有退守至我滇緬未定界,繼續留置保持我國家命脈,終得上級同意。又經本人留置之段希文、李文煥、張偉成、李彬甫所部約達兩萬餘眾,外加移置泰境之難僑亦達兩萬餘眾,緬滇邊境之滇僑影響所及而留置於滇緬未定界各山區各邊區多達拾餘萬眾,不僅蔚為重建遊擊總部所有,黨國復興前途,實多利賴,特完成數詠以記其事。
㈠奉命全面撤退臺灣
突奉書文受撤軍 如喪考妣哭群群
陣前變故容非計 敵偽操持議論紛
數載經營輕斷送 一朝霹靂痛沉焚
興亡難止英雄淚 幃幄長籌敵我分
㈡迭與邵毓麟特使(代表總統前來滇緬邊區轉達政府意旨及慰勉)陳情:
①
渡海反攻不我軍 高原處處佈軍團
風雲但得潛龍起 拉朽摧枯掃一般
②
橫斷高山是古荒 索圖原是我邊疆
何來緬甸強爭奪 不惜兵戈較短長
③
為是興亡救老鄉 輕言撤退苦遭殃
陳詞但望強堅定 揮我軍威正義張
㈢我不撤退建議終奉上級同意開始佈署
①
地上撤軍地下留 公私分野費籌謀
同仇敵愾忠貞在 莫笑殘餘震九州
②
二五兩軍子弟兵 高山南北建城營
孤臣孳子留荒外 但得春風春又生
原遊擊第五軍段希文部(轄李文煥、馬守一、劉紹湯、李崇文各師)及第二軍(轄張偉成、蒙保業、吳應暖各師)及李彬甫、甫景雲各單位為不撤退主力所有。
③
黨站前鋒掃敵庭 政工電訊佈星星
三軍連戰敵喪膽 荒外而今樹鐵屏
④
撤早風雨遍山荒 秘密控留費老量
多少鏡頭皆險絕 推稿史冊大文章
本人曾潛赴泰緬寮交界萊東山區說服普師景雲部,必需控制萊東山區暫不撤退,當晚本擬與駐萊東山區本黨部之寮國前進小組羅根等在基地渡夜,殊突因要務,非立即於下午六時趕夜路下山不可,殊當晚九時,即遭不明部隊用十餘挺機槍掃射,除羅組長根因時在山坡下大便免得於死,其他五個同志全部遭槍殺,我得免於難,天焉!命焉!
⑤
險遭槍殺夢魂驚 五友何堪亂彈橫
報國有心哭壯志 直追岳武顯忠貞
由萊東山基地星夜走抵泰緬交界之掖柿小鎮轉南邦接回閻元鼎、何榮先、蕭仁瑞諸將領。
⑥
暮色蒼茫星夜行 撤軍風浪叫聲聲
多少安排唯命運 叢林戴月走三更
秘訪四國(泰、美、中、緬)委員會中國代表李文彬中將、易復德上校談撤軍與不撤軍。
⑦
反攻彼國更何求 重嶺高山萬象收
一夫守土千軍用 厚殖邊陲定九州
十、重建遊擊所部
秘密奉召返臺述職後,鄭介民將軍隨著本人立即返前,總領遊擊所部當面告滇緬邊區為余所控留之千萬遊擊健兒,正羣龍無首,上級指示著余速返前統領,有南天一柱好自為之之語,但余以不習軍武為辭,包烈將軍當面飭曰:「遊擊軍事,何有文武之分,況兄台早有將軍軍籍,何辭之有之勉勵!」(包烈將軍時任大陸工作處副處長)
㈠
群龍無首快編軍 遊擊不分武與文
一柱南天撐下去 揮戈故國更書勤
㈡
號令叢荒黨政軍 邊關整補快書文
揮戈師將而今壯 快馬加鞭掃賊勤
㈢
強化基層黨統軍 荒山號令正書勤
雲天變化難測計 是是非非忍倦勤
柳元麟同志後接掌遊擊軍事迭親函上級疑我擁兵自大,上級雖信賴如初,但不能不返臺述職澄清,隨即留臺服務,改而從事教育工作,在國立政治大學、成功大學、國立技術學院、文化學院、世界新專、省訓團、陸軍財務經理學校等院校擔任會計管理及財經管理教授以迄於今,忽忽又二十年矣!感而賦之。
①
端的復國更何求 七載邊荒壯志收
多少酸辛誰與訴 萬股心願砥中流
②
正當歡唱序兵強 坐著宵妖又跳梁
敵愾同仇心壯贍 何堪羽斷寫文章
③
豆箕本是同根生 何事猜疑誤佈營
敵友不分成反目 國家多故且埋名
雜 詠:
民國四十二年陰曆十二月十二日為余四十一生辰適患瘴瘧兼傷寒重症由山區轉往曼谷基督教醫院療治十有餘日有感。
①
行年四一病傷寒 何事昏昏臥客鄉
家國支離頻奪夢 痛殲頑寇用醫方
②
何事呻吟何事愁 江山萬里病啾啾
傷寒泣盡慈親苦 遍走邊荒故國憂
民國四十二年陸軍節感懷:
①
雄獅百萬透重圍 倭寇猶知解甲衣
知否弔民齊伐罪 年年七七漢家威
②
革命原非一日功 安邦衛國念豪雄
揮師滬浦驚潮湧 大戰廬溝映日紅
橫暴到頭終授首 精忠自我照長空
神州塗炭何時了 寄語南天復大同
遊擊山居有感
寒蓬雲鎖困蛟龍 疑是仙山雨霧封
但得風雲成際會 江山萬里寄遊踪
端午節有感
①
偏是忠貞不遇時 萬方多難為疑遲
泪羅江上埋英骸 滇緬山深伏義師
②
風風雨雨過端陽 路遠山高憶故鄉
那得忠貞興危楚 泪羅江上挽狂瀾
四十二年端陽於遊擊總部猛撒深山
偶成
①
坎坷半百費猜思 故國宗親痛散離
舉酒解愁愁不了 蒼生焦楚問何誰
②
不斷焦愁又一年 山居野老誤成眠
難抛國是生前債 遙望南荒一線天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七期;民國66年12月25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