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雲南起義精神完成復國使命
作者/陶鎔
當此中國大陸仍在中共匪偽政權暴政控制之下,十億同胞並不因匪酋鄧小平等假作放鬆統治而獲得必要改善之時,仍須作積極之反共行動以期早日推翻共匪暴政得到自由與自主。因此我中華民國朝野倡導「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為當前消減共匪暴政,拯救大陸十億同胞之奮鬪目標。
吾人現在來舉行雲南起義六十九週年紀念於臺北,感於響應並推行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之重要,本人爰以重振雲南起義精神完成復國使命為題,略抒所見以就教。首先說明雲南起義和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之關係,再論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除宣傳外在實行上有雲南起義成功之方法可取。
一、雲南起義和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之關係
由於雲南起義之目的是反對袁世凱稱帝,維護已建立之民主共和政體而民主共和政體之建立,是 國父中山先生鑒於統治中國之滿清政府腐敗無能,招致外來列強帝國主義者之侵略,發生戰爭,又屢戰屢敗,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有亡國之危,乃倡導革命,集合有志救國青年,組織與中會,從事推翻滿清政府之活動,創建民國,政權歸於人民執管。 國父本此宗旨首倡民族,與民權主義,繼又知世界進化時代潮流所趨,加上民生主義成為三民主義,為救中國之大本。經十次之武裝革命,終有武昌起義,辛亥革命成功,腐敗惜惛之滿清政府被推倒,建立中華民國。 國父中山先生被選為臨時大總統,主持國家大政,不幸中華民國建立之後不久,有滿清政府時代之餘孽袁世凱初期以其挾有在北平之權勢,脅迫 國父中山先生讓出大總統名位,繼則陰謀從事以帝制自為之勾當,網羅各省統兵軍事首領封以「將軍」頭銜,為其統治中國瓜牙。時至民國四年,有曾任雲南都督之蔡鍔將軍別號松坡者,由北平潛往日本轉道香港赴雲南昆明,參與當時在雲南任督軍之唐檔堯將軍領導之反對袁世凱妄自稱帝,企圖推翻 國父中山先生領導國民革命所建立之中華民國與所實行民主共和政體。參與密商者尚有李烈鈞等將領,當即決定「起義討袁」,於是年十二月廿五日在昆明誓師,通電全國,呼籲各省響應來推翻袁逆之妄自稱帝,維護中華民國民主共和政體。蔡松坡將軍統兵三萬餘眾出師四川攻打袁逆世凱所部曹錕部除三十餘萬眾。唐繼堯將軍坐鎮雲南安定後方,支援前線。尚有李烈鈞將軍遍赴湘贛等省,遊說軍政首長響應討袁,不數日蔡松坡將軍率領入川之義師,攻打在川之曹錕部隊,連戰皆勝,迫使曹錕所部逃亡敗漬,消息傳播,黔、湘、贛等西南各省紛紛獨立,先後響應討袁,袁逆世凱被迫取消妄作洪憲皇帝之迷夢,繼而憂憤死亡。中華民國國號得以保存。此即說明雲南起義之精神,是淵源於 國父中山先生領導革命,推翻帝制創建民國之精神。亦即證明雲南起義與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有重要之關係。
二、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有採雲南起義成功模式之必要
中國大陸十億同胞,三十餘年來在中共匪偽政權所奉行之馬列主義與毛匪思想暴政控制下,遭受清算鬪爭,剝奪自由,食不飽,穿不暖之奴役痛苦生活,現已普遍謀推翻共匪極權暴政,中共匪偽政權已成全面崩潰之勢。毛匪澤東死後,現在鄧匪小平幫派為緩和大陸同胞之反抗。故意假裝和好,使人民有自耕土地,以為增產糧食,改善許微生活,並放寬行動之限制,對外大作統戰,迷惑他國投機商人去投資助共匪在大陸之建設,復滲透僑社,分化僑團組織,打擊僑胞之愛國反共活動,但在大陸之同胞與在海外之僑胞,多年來已多次受過共匪欺騙,加上共匪統治大陸之手法在其共戴黨章中明定「四個堅持」決不放棄。無產階級專政,馬列共產主義與毛匪澤東思想之政治路線等決不改變。足以明知鄧匪小平等之偽善與笑臉之統戰是其對內對外之騙局。故知中共匪黨之基本立場者,不易受其欺騙,但國際上短視又貪利之投機商人及大陸上受苦最深之人民可能因貪暫時之小利,致有與中共匪徒連絡情事,削弱國際上與大陸內人民反共之力量。明乎此,要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拯救大陸同胞,打倒中共匪偽政權,必須加強作更積極之反共復國工作。除擴大宣傳外,尤就實應際行動上有所作為有所表現。
三、雲南起義之借鑑
鑒於民國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雲南起義,打倒袁世凱稱帝,維護民主共和政體之成功,足為今日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工作之借鏡,略舉數點以論之:
甲、雲南起義之成功是能乘時造勢先取得全國人心普遍贊成與支持。由於袁逆世凱違背全國希望走上民主共和,反對君主專制之心理,而倒行逆施,妄想廢去民主共和自作洪憲皇帝之迷夢,蔡松坡與唐繼堯等將領,在雲南發動起義,是能把握時機乘時造勢之大智行為,今日竊據中國大陸之共匪偽政權,亦因其抄襲之馬列共產唯物暴力主義,而失去大陸上被其恐怖統治之民心,為我反共乘時造勢之時機已成熟,當運用之,使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早日實現。
乙、雲南起義之成功是能運用地理之優越條件:雲南地處雲嶺山脈之高原地帶,對內地四川,貴州及廣西等省是有居高臨下之勢。成易守難攻之地,所以當時由蔡松坡將軍率領之三萬餘眾,攻擊在四川之袁逆世凱部五十餘萬眾,所向無敵,得力於地理之良好條件,乃重要因素之一。今日為反攻大陸,亦必先作選擇反攻大陸,有進退可行之地區為最要。就大陸四周邊界地區研判,無一處能如雲南地區之適於進攻大陸者。
丙、雲南起義之成功得力於人和亦為重要因素:當民國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唐繼堯、蔡松坡等將軍起義時,會「歃血為盟」表示共下決心同生死患難。蔡松坡將軍率師進攻四川無後顧之憂,唐繼堯將軍坐鎮後方之雲南給予全力支援,又加雲南士兵忠勇善戰,將士均用命,發揮出至大至圖之戰力,故能似勝眾,連戰皆捷,得到迅速成功。現在要進行用兵大陸,亦必先為精選將士具人和之基本條件。再加以精密戰技訓練,造成以一當十當百之鐵軍,用之進攻大陸則光復大陸,其成功之迅速與輝煌,必比美於雲南起義。
吾人既知雲南起義成功之因素,足為光復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之模式,但國人今日對雲南起義之重要意義多不認識,成忽視現象,因此必須使國人對雲南起義之重要急義加以宣揚,使之認明其重要,作出重振雲南起義之精神,來促成早日光復大陸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之使命。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十四期;民國73年12月25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