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共「毒品戰略」下的「金三角」
作者/朱心一
一、前言
中共早在叛亂初期,為籌措經費以助長其武裝擴張,曾於民國十六年「五大」以後,策訂所謂「毒品戰略」以遂行「黑化白區」之陰謀。自江西井崗山崛起及至竄踞陝北期間,並公佈「鴉片煙土徵收管理辦法」,公開發行「鴉片產銷化」,公然擴大對鴉片的種植煉製及販運等罪行。
竊國後,中共為大力支援「革命輸出」,爰加強「毒品戰略」的部署,除由偽「公安部」統一策劃推展外,其營運地區指向大陸西南各省。據我內政部長吳伯雄於今年(七四)六月一日指出:至去年(七三)底,中共已將大陸西南地區二六○餘個縣及自治州,所設各種罌粟農場種植的種苗加工改良完畢。另悉在雲南省境設置煉製「海洛英」的工廠,經發現的已有十七個之多;年產量約達一百公噸以上,可獲暴利五○億餘美元。
近二十年來,在滇緬泰寮邊緣交接的山區,突出了一個所謂「金三角」的新名稱,筆者查遍中外地圖俱無此一地名,緣此名乃為以「屬物」之義應運而生。由於此一地區各主權國家對之皆鞭長莫及,政令難達,致向為國際走私營運之一角;今則為中共以「黑毒」助長「紅禍」,以「民族自治」遂行「世界革命」的戰略伏地。
就中共在所謂金三角(滇、緬、泰、寮邊區)營運毒品的實地調查紀要,筆者應邀曾於民國五十年十月十九日,假警備總部向美國財政部前副部長傳魯士等(率美海岸緝察人員及記者等廿餘人)作過一次簡報;傅氏等聽畢曾面邀筆者準備赴美國國務院作證,嗣因故受阻。迨至民國六十七年三月廿四日及同年十月廿八日,筆者又應我司調局之邀,分與美國肅毒局亞太地區總辦事處(設於泰京曼谷),派駐臺灣之特派員施德明及辛凱來兩君晤談,就有關肅毒事宜坦率交換意見;彼等亦懇邀筆者參與肅毒工作,情切意誠,嗣亦因放作罷。
茲將前向美方人員所作簡報,及近年蒐集之有關資料整理一併報導於後。
二、毒源探索
民國十九年初,滇省全面奉行中樞禁令,唯邊區縣局(設治)部份不肯官紳土劣,相互勾結,陽奉陰違,並肆意鼓動民眾武裝播種或走私販運;是為當時地方各級政府推行政令之重大缺失,亦即中樞暨省政當局至感困擾而亟待革除之多年弊害。
卅六年間土共頭目朱家壁、余衛民(原名徐霖生)何現龍、黃平等,分踞滇東及滇西南邊區反叛猖亂;該等為開拓財源與兵源,亟圖擴大武裝叛亂,遂乃勾結各該地區貪官暨土豪劣紳,以「抗剷」、「抗禁」及「護苗」、「護運」等為號召,公開播種並販運毒品。據昆明「民意日報」升八年九月四日報導;是年春夏之間,在土共擴大叛亂及武裝庇護下,全省產銷之煙土增達一百二十餘萬千公斤。(註:現任滇省偽政協會主席朱家璧,年前會囑其現定居於泰緬邊區之家屬,向前合夥經營煙毒之商人討索舊債擬此可資佐證。
三、匪偽律行「毒化政策」
三十九年初偽「雲南省人民政府」成立後,四月一日前匪首陳賡曾頒佈「禁煙」命令。惟見於厚利訂企,並為緩和邊境各地紳民藉反抗「禁煙」而恐引發「反共」風暴,是以採行「明禁暗縱」,致形成省垣認真,邊地不管之兩面政策。嗣於四十一年九月偽省「人代會」組成召開第一屆一次大會時,經通過所謂「民族自治」法案,並區劃各少數民族地區為「西雙(十二)版納」等七個「自治州」。對廿餘年尚未解決之「禁煙」重大問題,竟宣稱以所謂「民族自決」方式協商處理,藉以顯示對邊疆少數民族之懷柔寬大。實則為遂行其愚民毒化之手段,以達爭取外匯,既可對內施展「統戰」,又可對外支援「革命輸出」之目的;自此滇省各「民族自治州」所轄山區,盡是罌花遍野,公開從事國際走私販毒之「黑色勢力」。
四十七年秋大陸實施「人民公社」後,滇省各「自治州」山地均割為「特區」,旋組成「生產建設兵團」戍守(滇省計轄四個師),實施集體播種罌粟,並派專家分區作技術性指導。於收成後即就地煉製為煙餅、嗎啡、白麵、海洛英等,嗣復集中運銷國外;並以「金三角」為主要集散地,公開販營以換取汽油、輪胎、汽車零件等物資;藉作秘密支援對海外各地從事「顛覆」「滲透」或武裝叛亂等之活動費用。
據四十八年初由南嶠逃抵緬北輾轉來臺(現住屏東里港吉洋農場光武新村五二號)之義民蘇有財君告稱:中共在邊境特區實施集體種煙,規定以煙餅二公兩二錢抵納田賦六公斤;其人民所收成之煙汁,應一律繳交各地所設之偽「人民貿易公司特產部」,絕對不得私人買賣,違者概以「嚴重破壞國家法令」罪論處。
民國七十一年九月,我會重返泰北觀光,據悉「緬共東北軍區」所轄武裝部隊萬餘人(又稱佤共),全部崛踞於今之「金三角」地區,所需械彈及部份裝具由中共支援,其經費及主副食、被服等則由該軍自行籌補,全賴種植和販運鴉片盈益維持。該地區(含緬北佧佤山及景棟、果敢等)年產煙土約二十萬公斤,傳近年已增產倍餘達四十五萬公斤;除半數須繳交中共作邊防支用外,其餘半數則為自營,經專家設廠煉製成「海洛英」。除少數份通過薩爾溫江及湄公河上游,分向泰、緬、寮等地區銷售外,其多數則回運滇境嗣空運外銷。
據「青年戰士報」七十三年四月廿九日刊載敵後訊息:「近年共匪為加強毒化世界陰謀,特在大陸西南之滇、川、康、黔、桂等省擴大種植鴉片,並分發工廠製成「海洛英」,大量向外傾銷,年可獲暴利五十億美元以上。
另據「哥倫比亞共和報」七十四年八月九日報導,美國眾議院「反毒委員會」兩年前會透露:「中共大陸和菲律賓,已成為當前世界毒品的走私中心」,此一資料近由美政府首度正式發表。
四、匪酋供認
一九五八年周恩來在「武漢特別會議」時宣稱:過去及至抗日期間,我們部會藉助「鴉片」籌措了部份經費,解決了不少的困難;今後仍要用「鴉片」為「無產階級革命」立大功。一九六五年周酋在訪問「阿聯」時又說:毒品是我們對外戰略的一個環節。我們在越南戰場上,已利用了最有效的武器│「鴉片」來對付美軍,其對戰力的影響實非砲彈可以相比。
毛澤東也曾說過:「鴉片」應視為一種犀利的武器,這原來是「帝國主義」用來對付我們的東西。現在要回敬給他們嚐嚐,這就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此種作戰可以叫做「土法化學戰」。
五、肅毒之見(原則性)
有關「肅毒」問題,近二十年來美國行政當局及國會議員對之異常重視,會透過「聯大」施以諸般作為;據悉僅對泰緬地區每年之耗費即達三千餘萬美元。然績效不彰,亟待改進,並應切實加強。
筆者前經迭向美方訪員建議;①在目標上,必須標本兼治,追根絕源②在施為上,允宜分區(共黨控制與自由地區)分期策訂工作計劃實施;並以宣導、輔導及強制,嚴緝併行。③對毒梟主犯(中共及緬共等)應嚴,對從犯(商販馬鴛及當地部落或個人)要寬;尤須作有計劃的輔導生產和適切轉業,使之自動省悟,樂從配合。
執行單位或個人尤須自我省察,切實檢討改進,並厲行獎懲;嚴禁監守自盜或勾誘串聯,貪功圖利。
六、結語
滇、緬、寮、泰邊區,猶似未開化之原始地帶,由於人煙稀少,向為毒梟匪徒走私橫行之勢力範圍;此一地區,經由中共竊踞經營歷三十餘年,其重要性不遜於當年之巢穴│延安。於今中共踞此地區,不僅可開拓其無盡之財源以毒化自由世界,藉可作對東南亞各地滲透顛覆或支援從事武裝叛亂,以遂行「革命輸出」之前進基地,也可說此一地區是共匪以「黑毒」助長「紅禍」向外擴展之溫床。
復查中共及緬共等在滇緬泰寮邊區種販毒物,以沿中緬未定界為基地,其對南段(由滾弄經邦桑至南疊河與湄公河之滙合點)之運用較重於北段(由南坎至葡萄);徵諸一九六○年之中(共)緬界務談判結果,中共對北段慨然讓步,惟對南段則堅持原議,據此當可窺探其遂行「世界革命」之戰略指向。近三十年來世人只知滇緬邊區有「反共游擊部隊」,而媚共的緬甸爰藉外力壓迫其一撤再撤;但不知亦從不察究該地區久為中共踞據以毒化自由世界,並作為進侵東南亞之大本營,誠屬當代反共陣營之最大缺失與憾事!
近據報導:美國國務卿舒茲,於七十三年七月前往雅加達參加「東協」年會過港時曾發表談話指稱:「毒品、恐怖主義和共產主義有密切的關連」。但願這是「老美」明察禍源,匡正肅毒政策缺失的先聲!
中華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完稿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十五期;民國74年12月25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