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公紹康將軍傳略
撰文/胡怡倩
將軍為雲南普洱人,生於民國六年十月十日,卒於民國一○五年四月九日,享壽九十九。
將軍幼而聰穎,勤奮向學。民國二十四年考入黃埔軍校五分校(原雲南講武堂)屬黃埔十一期。及抗戰軍興,雲南允出兵十萬,共赴國難。該屆學生遂提早於二十六年冬畢業。
胡公先任徵兵委員,再組訓新兵。次年夏隨新編十二師出滇抗敵。奔赴湖南前線,即投入戰鬥多年,轉戰湖鄂贛。親身參加武漢會戰,上高會戰,錦江會戰,石頭崗奪取戰,鼓鳴山攻擊戰,贛江追擊戰,長沙第三次會戰等大小戰役。至抗戰勝利,其軍職亦自排長升至營長。
勝利後軍隊復員縮編,胡公輒於三十七年在逾萬人之競逐中考上南京之陸軍大學,為二十三期學員。後因大局逆轉,國軍失利,乃隨學校遷廣州,再台灣。及陸大畢業又考取陸軍參謀大學正規班第五期,受訓十月。
胡公隨即分發六十七軍,先後任情報參謀及八十四師第三科科長。適逢國軍引進多種新制,乃參加智力測驗,獲157之高分,而達130者即已列優等。
胡公嗣後歷任團長,八十四師副師長,第十軍參謀長等職,晉陞少將,駐地遍及全島、馬祖及金門,於民國六十二年屆齡退伍。
胡公允武並能文,未嘗間斷閱讀而能擷取新知,且發而為文。其著述有:《八年離亂》、《浮生漫談》、《麻將趣談》及《茶餘趣談》等,更於民國一○二年編撰刊印《分類詞語彙編》一書,時已為九六高齡之身。
胡公善養身,重運動,長於游泳、排球,羽球與網球更是專精。曾以九五之高齡參加空軍總醫院(今松山醫院)球友會之長青組雙打網球比賽獲得冠軍。
胡公教子有方,其二位公子皆畢業於台灣大學,事業有成,對社會堪稱有相當貢獻。其女亦自澳洲著名大學畢業。
胡公弱冠離家,參與軍旅,只於抗戰勝利後請假返鄉,拜謁父母,勾留旬日又復辭別。其後因局勢變化,即未緣再見雙親,以稍盡孝養之責。是其畢生最大遺憾。而其思慕之心多年未曾稍減。亦是「大孝者,終身慕父母」之表現。
胡公愛國,盡忠,護家,可為軍人、丈夫、父親之楷模。其後人必將永懷追思之心。
中華民國一○五年四月十一日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46期;民國105年12月25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