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會之寶──周爾新鄉長

王文 

周爾新鄉長,應是台北市雲南省同鄉會(下稱本會)之「鎮會之寶」(註),此從後述周鄉長對本會之籌備、成立、發展及守護中之貢獻,即可瞭然。茲簡述其涯略,以彰忠藎,藉勵來者。

※註:「鎮」者,重也,晉語:「社稷之鎮也」。而「寶」者,貴重也。公羊傳:「寶者,玉物之凡名」,謂凡事物之可貴重者。故本文所稱:「鎮會之寶」者,即本會所倚重之貴重人物也。

一、本會籌備勇擔大任

雲南省第一屆立、監委員及國大代表三十餘人,於民國三十八年隨同政府遷台後,即組織:「雲南中央民意代表聯誼會」,是為本會之濫觴。嗣至民國四十三年,復接納自滇、緬邊區撤退來台之部分游擊隊員同鄉,而擴大組織為:「雲南同鄉聯誼會」(下稱聯誼會),本會自此時起,即進入籌備時期;迄至民國五十八年秋,本會正式成立時止,其籌備期間,計長達十五年。聯誼會設召集人一人,原由立委蔣公亮鄉長擔任,惟因既無房屋會所,亦無經費及專辦會務人員,委屬困難重重;嗣蔣鄉長謙辭此職,而改推周爾新鄉長為聯誼會召集人。周鄉長不畏艱難,欣然接任,即以其任職合作金庫,位於台北市延平南路「實踐堂」之該庫辦公室,為聯誼會之會所,並自兼該會無給職之辦事員,而勇擔大任,堅毅邁上本會籌備漫長之艱辛里程。

黨國大老張純鷗(維翰,監委)、李柏英(宗黃,國代)、蔣公亮(立委)、張邦珍(考試委員兼雲南省獎學金委員會主委)等鄉長,對本會之籌備,更是關懷備至,鼎力相助;周鄉長即在諸位大老鄉長之策劃指導下,展開其籌備工作。諸如聯絡來台同鄉,擬定各項規章,召開有關會議,及處理相關問題等,幾至日不暇給;尤其每年舉辦雲南護國起義紀念大會,及春節同鄉團拜,地點均在「實踐堂」大廳,且先期登報通知,屆時雲南同鄉,四方畢集,踴躍參加,使寬廣大廳,幾坐無虛席,莫不以聆聽大老張純鷗、李伯英等鄉長,在會中講述渠等親身參加護國起義之史實為榮幸,而形成鄉親們嚮往之空前盛會等,均為其犖犖大者。迄至本會正式成立時止,周鄉長勇担大任,歷盡艱辛之籌備任務,始告圓滿完成,而獲得鄉親們普遍之讚許與敬佩。

二、本會成立榮膺重寄

本會於民國五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雲南護國起義之光輝節日,在台北市召開會員大會,依法正式宣告成立,而開啟本會誕生之新時代。

本會在會員大會中,選舉李彌、張邦珍、蔣公亮、周爾新、裴存藩、陶鎔、羅衡、丁中江、邱開基、申慶璧等十七人為理事;選舉楊嘉麟(立委)為理事長;選舉李彌(雲南省政府主席、兵團司令)、張邦珍(考試委員)、蔣公亮(立委)、周爾新(聯誼會召集人)等七人為常務理事,以組織理事會,又選舉張維翰(監察院副院長)為常務監事;選舉李宗黃(國民大會代表、主席團主席)、段克昌(監察委員)、魯道源(兵團司令)等五人為監事,以組織監事會;第一屆同鄉會之組織,於焉完成。

觀乎上述理、監事之名單,已將黨國大老,軍政要員,均囊括在內;其陣容之堅強,威望之極致,均屬空前,甚罕其匹;因而本會鄉親,莫不歡欣鼓舞。滿懷喜悅與希望。在此盛況之下,攸關本會會務成敗關鍵之總幹一職,復為鄉親們所關注,周爾新鄉長又在眾望所歸之下,經理事會遴請擔任總幹事,賦予執行決策,開創新局之重任。周鄉長乃以常務理事兼任總幹事之身分,就職坐鎮本會,為達成本會賦予之使命而奮鬥!

三、本會發展開創新局

本會成立伊始,自應積極發展會務,以開創新局,服務鄉親,乃為當務之急;周鄉長既就任總幹事,則此項要務,自亦為其不可旁貸之職責。乃以先前擬就之「台北市雲南省同鄉會章程」,計八章共二十八條,提經大會通過,而後予以實施。章程中明定本會之「宗旨」,為「聯絡同鄉感情,互勵互助,並擁護政府復國建國」,提綱揭領,切中肯綮;而任務則多達八項,一言以蔽之,在為同鄉服務,及紀念慶典之籌辦是已。周鄉長坐鎮會中,運籌帷幄,除舊佈新,恪遵決策,致力執行;以其學驗俱豐,處事果決之精神,幾許服務事項,無不便利同鄉,迎刃而解;且每年前述慶典之舉辦依舊,頗受鄉親們之期待與歡迎。本會聲譽乃因之日益遠播,而同鄉聲請入會者,亦日漸增多,幾視本會為鄉親抒解疑難,及增進交誼之中心;故本會新之局面,乃隨之展現─人心歸向、尊長敬賢、擴大團結、壯大陣容。此實為本會發展中,所獲得之最珍貴成就;蓋所謂:「得民者昌,失民者亡」,古有明訓,吾人能不為此項成就而歡呼!

本會於推進發展中,於民國七十三年間,接受鄉長張邦珍捐贈伊與羅衡鄉長共有之台北市徐州房屋為會所,本會隨即進住,開始有「家」,不再寄人籬下,使開創中之新局,更臻美好。至另一張培光鄉長所「遺贈」之內湖房屋一間,所遺贈者,實際上僅為其受中央「配售之權利」而已,其並未給付中央分文價款,即已辭世;故實為本會鄉親募款向中央所價購(此二者之詳情,請見雲南文獻第四十期296頁至299頁所載)。惟此二房屋,前者曾經「涉訟」,後者牽涉「繼承」,為解決此等問題,周鄉長曾為之勞碌奔波,費盡心力,終獲解決。益見周鄉長之忠於職守,任勞任怨,令人感念與敬佩。

四、本會守護以會作家

本會發展之餘,尚須守護,以維會務之正常運作及繼續發展。周鄉長於公職退休之後,即長住本會,以會作家,負起守護本會之責任;使本會內無後顧之憂,外則繼續發展,服務鄉親,會務蒸蒸日上,頗獲各方好評。周鄉長之忠勤職守,視會如家,舉目世間,似罕甚匹;吾人能不引以為榮,景仰效法呼!

五、功成身退榮歸故鄉

周鄉長任職至民國八十五年八月間,向本會辭卸本會常務理事、兼總幹事各職獲准,即將返回故鄉昆明,與親屬團聚,樂享天倫;洵屬功成身退,榮歸故鄉,頗堪歌頌。蓋溯自民國四十三年起,周鄉長即服務本會,從未間輟,迄至辭職獲准,已倏逾四十年;光明磊落,大公無私,負責盡職,貢獻重大,環顧近世,似無人能及。故凡我同鄉,聞之莫不感念不捨,讚頌備至,咸祝福周鄉長:榮歸家園,福壽無疆。

結語

以上觀之:周爾新鄉長,確係本會籌建組織,開創發展所倚重之重要人物,故尊稱其為本會「鎮會之寶」,應是實至名歸,崇敬鄉賢。回顧周鄉長光風霽月之高尚人格,無私無我之奉獻精神,深信必將垂為典範,永供後人景仰效法,筆者以本會曾擁有此位長期服務、不忮不求、潔己奉公、捨己為群之無名英雄──周爾新鄉長,為無尚光榮,應向其深表謝忱及敬意。惟數年前,驚傳周鄉長已羽化歸西,聞之不勝愴懷;謹祝禱其安息天國,快樂永生。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44期;民國103年12月25日出版】

 

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 會址:10488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70號8樓之1(近捷運南京復興站) ♥ 電話:+886-2-2773-5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