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馬(崇六)晉三先生

黃良子撰;黃天才譯 

一九五八年(昭和三十三年),外子黃昌泉經人介紹,認識了從台灣來的龍智議先生,龍先生在東京新橋田村畹開室一家西餐館,生意不佳,打算改業,於是外子去向馬晉三先生建議,邀集了莊禹靈先生、陳建民先生等人,共同出資在龍先生餐館原址,開設了四川飯店。這是我們夫婦和馬先生結交的開始。我們幾家人相處極好,馬先生待我們像他的子姪後輩,我們幾家人一同慶祝生日,一同出外旅遊。

我非常感激馬先生,因為,在一九七一年,為了籌備在美國西雅圖開設四川餐店,馬先生、陳海連女士、還有外子,三人一同在大家的歡送之中由羽田機場出發去美國。

半年後,當西雅圖四川飯店一切順利上軌道時,我們夫婦曾為籌備開第二家店而返回日本,一九七二年三月外子再度和馬先生赴美,陳建民先生則在五月間開業前趕至美國。

六月一日,西雅圖四川飯店開業前夕,馬先生提早一步返回宿舍休息去了,廚房內只有陳先生、外子和小廚師,在為第二天開幕酒店的料理作準備。正巧紐約一位好友前來道賀,外子和他握了手,正想回頭拿菜刀繼續工作時,突然昏迷倒地。

陳先生讓外子躺下後,立刻通知已返宿舍休息的馬先生。當時,雖已是深夜,馬先生立即趕來,用針灸的金針為外子從腳趾放血。

後來聽大夫說,幸好有馬先生的急救,外子被送進醫院時才能挽回一命。我真的非常感謝馬先生,他是外子的救命恩人。

當在舊金山郊外的醫院住院治療時,我們語言不通,馬先生還特別安排他的公子和媳婦來為我們翻譯,處處照顧我們。馬先生和陳先生幾乎每天都到醫院探望我們,我想外子心中一定感到很溫馨、很有安全感,我們對兩位先生的感激,真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

住院一個月後,我們返回日本療養。每逢大陸有醫療高手來日本時,馬先生一定會介紹我們去接受按摩及針灸等治療。我們全家真的非常感謝馬先生,因為在外子突然昏倒時,幸好身旁有馬先生及時為他放血,否則他就不能多活這十八年了。

最遺憾的是,陳建民先生和外子都比馬先生早一步離開了人間,我想馬先生一定難過了好一陣子。不過如今,他們已經可以在天國相聚,共度快樂時光了。

請安息吧!謝謝您給我這麼多寶貴的回憶。

譯者誌言

本文原文為日文,作者黃良子女士原籍日本,是旅日四川名廚黃昌泉先生的夫人。黃昌泉是馬晉三先生在日本投資經營的「四川飯店」的合夥人之一。早期的「四川飯店」,五人合夥,雲南籍的馬晉老和貴州籍的莊禹靈投資,而由四川籍的川菜名廚黃昌泉和陳建民掌廚。

「中華料理」素為日本人所喜愛,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日本沒有四川餐館,因為一般人都以為四川菜太辣,不合日本人口味。東京「四川飯店」的開設,應是第一家把四川菜帶進日本的。

「四川飯店」在東京開業後,由於口味新鮮,極獲日本大眾欣賞,風行一時,生意鼎盛,不久,即在東京繁華區六本木開設了分店,接著,在日本全國各地區陸續開設分店。黃昌泉和陳建民兩位名廚,曾多次應邀上電視講授四川料理,並在東京開設了一所料理學校。

「四川飯店」開業初期,由於馬晉老早年曾在日本學軍事,學成返國後,又歷任中國軍政要職,且曾當選第一屆立法委員,所以,馬晉老認識的中日兩國軍政顯要極多,中國軍政界要人及社會名流如張群先生、何應欽將軍及世界聞名的中國大畫家張大千大師等,都曾是「四川飯店」的常客,這應該也是東京「四川飯店」聲名遠播,而且業務鼎盛的重要原因。

──本文譯者黃天才附誌──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29期;民國88年12月25日出版】

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 會址:10488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70號8樓之1(近捷運南京復興站) ♥ 電話:+886-2-2773-5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