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周鍾嶽先生二三事

作者/李先庚

周鍾嶽先生字惺庵(先生歷績,詳張維翰先生所撰:周惺庵先生傳)與作者同屬古大理民族(即民家族,又名奭族)向視作者如子侄而特加愛護,刻惺老雖早已作古,而其對黨國處鄉邦之豐功遺蔭,足貿追憶者,有二三焉:

民國二七年冬,余奉令擔任西北各戰區(包括第一、第二、第八、第十等戰區)巡廻審核工作,適惺老奉調到渝有出長內政部之訊,奉候之餘,當蒙親函正抗守晉東南中條山戰區之曾總司令萬鐘,一面希其發揚滇軍護國之役精神,為國家民族效命,一面請其對作者視若弟小,工作上多與維護,雖謹小書八行,確奠定了大西北的安定與輝烈戰蹟。

回憶原奉派西北巡姐廻審組之中將主任及少將副主任,均因故未能到職,余隨奉令全權主持,率部到西安後,即奉程潛主任(委員長西安行營主任)面諭,速即趕赴洛陽候謁衛代長官立煌,隨即前往中條山戰地,轉達中條山戰地必須堅守意旨,作者在第十五軍軍長劉茂恩將軍陪同下在澠池突破日軍包圍線,渡過黃河進入中條山陣地後即至馬村總司令部拜晤曾總司令,會總司令在接讀惺老親函,並由作者面報程主任及衛代長官堅決意旨後,欣慰之餘,立即轉知第三軍長唐淮源,第十軍長陳鐵,十五軍長劉茂恩,七十三軍長劉戡,務各堅守防地,待機反攻,第三次中條山防衛爭奪戰,終得勝利完成,隨而繼續完成第四次,第五次之防衛爭奪殲滅戰,奠定了大西北防衛安定工作,在余近兩年頭之負責期內經三夾渡過黃河參加中條山防衛戰時,上級始終視作者等於過河的卒子,頗多歷績至表嘉勉與重視,然所以至此者,惺老致曾總司令萬鐘之八行親情書函實為主要關鍵,惟至感痛心者,至第八次防衛戰時日軍壓力太大,我軍不能不退過黃河扼守,我第三軍以掩謹撤退,至使第七師長寸性奇,十二師長李文龍先後陣亡,第三軍軍長唐淮源目睹全軍死亡枕積,隨即於陣地自戕殉職,慘烈事蹟,史不絕書,而第三軍官兵,大部係滇籍,作者時雖已調抵昆明服務,未能親予壯烈戰蹟,然惺老函曾總司令之發揮護國之役精神之函示,已發揮盡緻矣!

日軍大舉南進後,作者以滇籍調返昆明服務,到滇之初即持惺老親函,晉謁龍雲主席,親切逾恆,工作上更獲利便,時國民政府之陳主計長其彩先生,以作者深獲龍主席信悅,當電召赴渝,面委擔任雲南省之首任會計長,作者當鑑於我國府主計處曾於兩年前(民國卅年)經正式指派袁丕濟先生(曾留英獲統計博士學位)為雲南省會計長,丕濟先生係我滇名宿袁嘉穀先生之公子,赴滇到任後,未能正式執行工作而中途作罷之事實,向陳主計長提出要求,懇其能商請惺老先親函龍主席得同意後再行任命,惺老當即首肯,並將親函交作者攜返昆明面呈,作者隨將惺老親函,請由陸崇仁廳長(老長官)親呈龍主席,中並經由馬崇六將軍從旁說項,龍主席接閱惺老親函後,即召開省務會議正式通過任命,中央當隨即認可,並再電召赴渝商組會計處事宜,刻在臺老友會任經濟部會計長之朱如淦同學,當即奉派為科長之一,後雖因中央改組省審計處(亦係由作者奉惺老函件居中奔走者)而原審計處長華秀升及審計處全般人員得一妥善安排,作者乃奉龍主席同意,將原審計處所有人員轉任會計處工作,作者原奉派任之會計長一職,亦請由華秀升君出任,不僅使雲南省府之局部改組順利完成,中央之改制政策,亦在惺老支持下全部完成。

上述幾件不大不小的事,如非有惺老之德高望重之庇蔭,曷克臻此,書此藉表不忘‘而惺老之愛國家,愛地方,其溝通中央與地方及培植後進之苦心德政,亦將與史同不朽矣。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09期;民國68年12月25日出版】

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 會址:10488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70號8樓之1(近捷運南京復興站) ♥ 電話:+886-2-2773-5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