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全省邊民分佈冊敍言

張邦翰遺著

余讀論語,見孔子作育門人、循循善誘,因材施教,因人器使,故能各有造詣,用展所長,因悟齊家治國之要,其在斯乎。我中華民族,號稱五族共和,蓋僅舉其大者而言。實則係由數百種宗族,藉文化之力,融合而成,此數百種宗族,雖其政治信仰,已完全一致,但在語言文字,宗教意識生活習慣上,則仍稍有不同,主持民政者,豈可不分別認識其個別性能,以供施教與器使之參考乎?本省住民宗族,向極複雜,但可大別為二:一為操漢語之漢人,一為操土語之邊民,邊民種類,據雲南通誌載達一百四十二種,據民國二十五年本廳出版雲南民政概況所載亦達四十八種,但此種記載,所謂「種類」僅係各地邊民「名稱」之彙集,其實有不少重複者,所敍分佈地域,僅略舉一二,亦有不少省略疏漏者。至其人數,本廳雖於民二十四年一度令飭各縣局調查,但呈報者僅昆陽等五十三縣局,且無具體之記載,近三四十年來,雖有若干中外學者,以科學立場,研究本省邊民,但亦僅能加以分類分系。而不能將其人數及分佈地作詳盡之說明,本廳邊疆行政設計委員會有見及此,特發動本廳外勤人員及各地方政府,加以調查,由會整編統計,輯為斯冊,並分上下兩篇,上編以縣局地方為綱,以宗族為目,各該縣局地方有若干種邊民,何者最多,何者最少,依次臚列,人數及分佈鄉鎮村落暨所佔縣局地方人口之百分比,逐一記載明確。下編以宗族為綱,在全省中何者最多,何者最少,仍依次臚列,各宗族名稱及人口數之下,列以分佈縣局地方名稱及人口數目,使全省每一宗族人口總數,在全省人口百分比中佔若干,何縣最多,何縣最少,均得一覽無遺,不特可供行政之參考,且可作研究民族學者之重要資料。一俟將來各該宗族之語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習慣等項情形調查整理完畢與此冊配合運用,使施政者閱覽一過,即能認識全省邊民之個性及其分佈情形,如家長之認識家人子弟,然後因材施教,因人器使,政教之推行,有所因,有所本,則一切設施靡不中肯,事半功倍,民情悅服矣,是為敘。

民國三十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張邦翰敍於民政廳


民國三十五年春,西林先生曾繼代主席李宗黃先生後任雲南省民政廳長,時慶璧亦曾兼任秘書及第四科科長,朝夕聽教者,近八月,先生持身清廉國人共仰。一切文字均親自為之。時民廳編印雲南全省邊民分佈冊,親寫此文。本書芮逸夫先生保有一冊,經商請複印一份見贈。因刊以享讀者,當時共事民廳,而能來臺者,僅蔣公亮,丁硯石,倪光宗,魏廣霖諸先生,記得當時廳長辦公廳前,似有綠萼梅二株,花發茂盛,目及者無不贊賞。無人從故鄉來,何從問「寒梅著花未」?

申慶璧謹誌 六十六年十月十五日

張邦翰書法

【本文收錄於《雲南文獻》第七期;民國66年12月25日出版】

 

臺北市雲南省同鄉會 ♥ 會址:10488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70號8樓之1(近捷運南京復興站) ♥ 電話:+886-2-2773-5982